地名:老君村 | 隸屬:張樓鄉 |
區劃代碼:411381301201 | 代碼前6位:4113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明代稱孟家道。清初吳、張、秦、唐等姓遷入,道光十三年建老君廟,村以廟名。
基本介紹:
鄧州市張樓鄉老君村位于鄧州市張樓鄉政府所在地,鄧南公路從村前經過,207國道縱穿本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三個自然村2067人,九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700畝。人均純收入3000元,2007年2008年均獲得鄉黨委授予的先進黨支部、先進村等榮譽。
老君村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好每項惠農政策千方百計發展工農業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本村群眾有種植煙葉的傳統習慣,結合政府、煙草單位對煙農扶持,因勢利導,大力發展煙葉生產上以種植大戶為骨干,以區域化種植為模式,以群爐烘烤為依托,充分發揮緊靠煙站的優勢,使本村煙葉生產得到發展群眾從中受到很好的收益,富鄉富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井里西。
1936年屬吳集聯保。
1941年屬白牛鄉。
1949年屬吳集鄉。
1958年屬夏集公社稱老君大隊。
1975年屬張樓公社稱老君大隊。
1983年老君大隊改為老君村民委員會,屬張樓鄉。
周邊相關:
老君村附近有花洲書院、八里崗遺址、岑彭墓、彭而述墓群、福勝寺塔、張仲景故里等旅游景點,有南陽黃牛、劉集黃酒、鄧州市棉花、鄧州小磨油、鄧州胡辣湯、鄧州窩子面等特產,有鄧州越調、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陽漢畫、南陽烙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