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寺后村 | 隸屬:張樓鄉 |
區劃代碼:411381301204 | 代碼前6位:4113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洪武二年(1369)文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南有金靈寺,故名。
基本介紹:
寺后村位于張樓鄉以北3公里外,相鄰207國道,全村下轄2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860人,耕地面積1260畝,人均出收入2900元,近年來,我村整體工作在張樓鄉名列前茅,連年受到市鄉兩級黨委政府的表彰。
近年來,村支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確立了一村一品支柱產業,農業方面,重點發展楊樹積極、品種煙葉和玉米產業,達到了種植規范化,提高了農業產業的效益。工業方面,引資建成餅干廠一個,養豬場兩個,該村的畜牧養殖業初具規模、新農村建設方面,幾年來,新修道路2條,全長1600米,治理坑塘10畝,沼氣池28個,架設太陽能23臺,組建村衛生室1個,文化茶館1個,大大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井西里。
1936年屬吳集聯保。
1941年屬白牛鄉。
1949年屬吳集鄉。
1958年屬白牛公社。
1963年屬白牛公社稱文營大隊。
1975年屬張樓公社稱文營大隊。
1983年文營大隊改為文營村民委員會。
1988年由文營村民委員會分出成立寺后村民委員會。
屬張樓鄉。
周邊相關:
寺后村附近有花洲書院、八里崗遺址、岑彭墓、彭而述墓群、福勝寺塔、張仲景故里等旅游景點,有南陽黃牛、劉集黃酒、鄧州市棉花、鄧州小磨油、鄧州胡辣湯、鄧州窩子面等特產,有鄧州越調、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陽漢畫、南陽烙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