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桃園村 | 隸屬:涉村鎮 |
區劃代碼:410181116216 | 代碼前6位:4101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1275 |
城鄉分類: | 分類代碼: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00人 |
人口密度:約552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古時,該地種植核桃較多,稱核桃園村。1996年改名為桃園村。
基本介紹:
桃園村位于涉村鎮東南部,全村4平方公里,S237省道橫穿本村而過,全村6個村民小組,430戶,1600口人,分別居住在9個自然片,共有可耕地830畝,小學1所,占地15畝,教學樓3層,12個教室。
歷年來,在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廣大干群的密切配合,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安裝路燈1公里,道路已實施了組組硬化,環境衛生得到了徹底凈化。水利設施方面,有機井兩眼,自然山泉一眼,基本保證了人畜飲水和灌溉的需要。
該村是原桃園0所在地,S237貫穿東西,交通便利,現有林地2000余畝,已全部實施綠化,種植的側柏枝繁葉茂,環境優雅。在實施貧困村整體搬遷中,桑樹溝村遷
榮譽排行: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桃園村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1948年4月前為芝羅鄉第十六保核桃園,后為第六區(涉村區)核桃園行政村。
1952年屬第六區(涉村區)核王鄉。
1956年屬核桃園中心鄉。
1958年為核王大隊,屬涉村公社。
1961年為涉村區核桃園公社核王大隊。
1963年為涉村公社核王大隊。
1965年為涉村公社核桃園大隊。
1975年為核桃園公社核桃園大隊。
1983年公社改鄉,為核桃園鄉核桃園村,同年設立核桃園村民委員會。
1996年改名為桃園村,屬桃園
周邊相關:
桃園村附近有杜甫故里、竹林長壽山、康百萬莊園、天井院、宋陵、鞏義石窟寺等旅游景點,有小相菊花、西義興鹵肉、夾津口橡子涼粉、南河渡石榴、小關柿餅、伊洛鯉魚等特產,有洛神傳說、獅舞(小相獅舞)、小相獅舞、火燒秦檜傳說、少林功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