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羅口村 | 隸屬:西村鎮 |
區劃代碼:410181111204 | 代碼前6位:4101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1281 |
城鄉分類: | 分類代碼: |
轄區面積:約1.1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因位于羅水(又稱羅溪,今稱塢羅河)出山口得名。隋唐時已有羅口之稱。北宋時因距時屬永安縣城十里曾稱“十里店”。明洪武年間以“羅溪至此浦出山口”,定名“羅口”至今。
基本介紹:
羅口村
位于西村鎮區東北3.5公里處,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2484畝,11個村民組,4150口人,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3280萬元。工業以凈水材料、機磚為特色,以翟煥杰養雞廠為龍頭的養殖業遠近聞名,特別是該村的科學種植,源遠流長,已植根于群眾之中。
羅口村與塢羅村、常封村、滹沱村、東村村、西村村、桂花村、五嶺村、堤東村、李窯村、山東村、趙窯村、窯嶺村、張溝村、車元村相鄰。
文化旅游:
羅口遺址位于鞏義市西村鎮羅口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夏商,類別為古遺址。2009年6月,羅口遺址被公布為第二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8年4月前為芝羅鄉羅口保,后為涉村區羅口行政村。
1952年屬第三區(芝田區)常羅鄉。
1958年屬西村紅旗人民公社第三大隊。
1959年為西村區西村公社羅口大隊。
1983年改稱羅口村,設村民委員會,屬西村鄉。
1993年撤鄉建鎮,屬西村鎮至今。
周邊相關:
羅口村附近有杜甫故里、竹林長壽山、康百萬莊園、天井院、宋陵、鞏義石窟寺等旅游景點,有小相菊花、西義興鹵肉、夾津口橡子涼粉、南河渡石榴、小關柿餅、伊洛鯉魚等特產,有洛神傳說、獅舞(小相獅舞)、小相獅舞、火燒秦檜傳說、少林功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