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蜀村 | 隸屬:鶴壁集鎮 |
區劃代碼:410602100221 | 代碼前6位:41060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F |
長途區號:0392 | 郵政編碼:456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三國后期,蜀國后主劉禪降魏后曾被司馬氏政權長期幽禁于村東南的萬柏山阿斗寨。劉禪閑暇時下山到此地向村民傳授天府宮廷花藝。因思念故國,劉禪遂將此地命名為蜀村。后發展為一南一北兩個村落,在北,叫后蜀村。
基本介紹:
一、地理位置
后蜀村位于鶴壁集鎮最北部,與安陽毗鄰,距鎮政府所在地十公里,村域與前蜀村、安陽龍泉鎮接壤。村內建有4A阿斗寨景區,景區內的河流金線河發源于鶴壁集鎮梨林頭村,經王馬莊、竇馬莊、龍宮、前蜀村、后蜀村注入龍泉水庫,沿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全村總面積2000畝,其中耕地1080畝,人均耕地1.31畝,主要種植花卉苗木為主,現村內規模以上花卉苗木企業23家。
二、人口分布
后蜀村共有2個村民小組,319戶,總人口882人,其中男性422人,女性400人,其中勞動力約315人,外出務工人員約15人,人均年純收入13000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08戶325人,2018年脫貧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后蜀村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村。
2021年9月,后蜀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后蜀生產大隊,屬陳家莊煤礦人民公社。
1960年屬鶴山煤礦人民公社。
1961年屬陳家莊人民公社。
1966年屬郊區紅衛人民公社。
1981年屬郊區鶴壁集人民公社。
1984年設后蜀村民委員會,屬郊區鶴壁集鄉。
1998年屬鶴山區鶴壁集鄉。
2010年屬鶴山區鶴壁集鎮。
周邊相關:
后蜀村附近有五巖山、阿斗寨、三官古廟、鶴壁集古瓷窯遺址、鶴壁滴水巖、訪子山等旅游景點,有王家辿紅油香椿、黑芝麻糍饃饃、浚縣大碾蘿卜、浚縣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等特產,有廟會(浚縣正月古廟會)、西路大平調、民間社火(浚縣民間社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