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洞溝村 | 隸屬:姬家山鄉 |
區劃代碼:410602201211 | 代碼前6位:41060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F |
長途區號:0392 | 郵政編碼:456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清末,一個高姓老人途經此地,見此地山青水秀,遂在村內懸崖山洞中居住修道,在溝中居住。后人口漸多成村,于是取名高老洞溝。文革時期改名高洞溝。
基本介紹:
一、地理位置
高洞溝位于太行山東麓,與安陽縣搭界,距離鄉政府2公里,轄2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全村共198戶616人。總面積6000余畝,荒山面積5458畝,耕地736畝,人均耕地不足1.2畝,屬省級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8戶385人,截止2020年5月已全部脫貧。2014年實現了摘帽,退出了貧困村序列。
高洞溝村位于鶴壁市鶴山區西部,北緯35°56'16"、東經114°04'7"。隸屬于鶴山區姬家山鄉,北與安陽市接軌,南有石門村,西有蔣家頂村。
該村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不均,春季干旱多雨,夏季雨水集中,冬季干旱少血,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間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高洞溝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
歷史沿革:
1958年建高洞溝生產大隊,屬陳家莊煤礦人民公社。
1960年屬鶴山煤礦人民公社。
1961年屬陳家莊人民公社。
1966年屬郊區紅衛人民公社。
1981年屬郊區鶴壁集人民公社。
1984年設高洞溝村民委員會,屬郊區鶴壁集鄉。
1985年屬郊區姬家山鄉。
1998年屬鶴山區姬家山鄉,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高洞溝村附近有五巖山、阿斗寨、三官古廟、鶴壁集古瓷窯遺址、鶴壁滴水巖、訪子山等旅游景點,有王家辿紅油香椿、黑芝麻糍饃饃、浚縣大碾蘿卜、浚縣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等特產,有廟會(浚縣正月古廟會)、西路大平調、民間社火(浚縣民間社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