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關堤鎮 | 隸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區劃代碼:410771360 | 代碼前6位:41077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豫G |
長途區號:0373 | 郵政編碼:453000 |
轄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6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張八寨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張八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白馬村 | ~201 | 鎮中心區 | 白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任莊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任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莊巖村 | ~203 | 村莊 | 莊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介山村 | ~204 | 村莊 | 大介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介山村 | ~205 | 村莊 | 小介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郭小莊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郭小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劉莊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司馬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司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柿園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柿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塔小莊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塔小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劉堤村 | ~211 | 鎮中心區 | 劉堤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馬堤村 | ~212 | 村莊 | 馬堤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油房堤村 | ~213 | 鎮中心區 | 油房堤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臺頭村 | ~214 | 鎮中心區 | 東臺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臺頭村 | ~215 | 鎮中心區 | 西臺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楊村 | ~216 | 鎮中心區 | 東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楊村 | ~217 | 鎮中心區 | 西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南馬莊村 | ~218 | 鎮中心區 | 南馬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明初官姓、王姓在此建村,依堤而居,名官王堤,演為關堤。
基本介紹:
關堤鎮地處新鄉市區東南部,位于“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鄉片區核心區域,東鄰古固寨鎮,南接朗公廟鎮,西與洪門鎮相連,北與小店鎮接壤,人口5.3萬人,黨員1990名,轄19個行政村,其中5個城中村、14個近郊農村,鎮域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萬畝。全域民風淳樸、法制觀念較強,社會治安狀況良好,近年來,曾先后被授予“全國科普惠農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村鎮”新鄉市“五個好”鄉鎮黨委、新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便利的交通,新鄉市關堤鎮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早在明朝正德年間,關堤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日夜耕作,孕育出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關堤人民善擊鼓、曲藝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關堤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河南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天爺廟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余年,院內原有天爺殿、奶奶殿、戲樓等建筑,現已無存。天爺殿由于年久失修,毀于1957年。2002年至2003年又在原址按原貌重建。該殿坐北朝南,磚木結
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歷經戰亂動蕩,風雨滄桑,廟宇廢圮嚴重。清朝乾隆五年,對泰山0廟又重新修復。現有泰山0殿,送子奶奶殿,古碑一座,百余年古樹一棵。位置:新鄉市關堤鄉大介山
歷史沿革:
明正德元年(1506)分屬東莊巖、西莊巖、介山、司馬4個社。
清乾隆七年(1742)分屬在城、東路。
宣統元年(1909)分屬二東區、四南區。
1945年分屬關堤鄉、朗公廟鎮,屬新鄉縣。
1948年分屬五、六區,屬新鄉縣。
1955年分屬古固寨、朗公廟、洪門中心鄉。
1976年成立關堤公社。
1983年改設關堤鄉。
2003年劃屬紅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