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新鄉市 > 獲嘉縣 > 亢村鎮

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亢村鎮

[移動版]
地名:亢村鎮隸屬獲嘉縣
區劃代碼:410724106代碼前6位:410724
行政區域:河南省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豫G
長途區號:0373 郵政編碼:453000
轄區面積:約56.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23萬人
人口密度:約750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23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亢南村~201鎮鄉結合區
亢南村位于獲嘉縣南部,緊鄰京廣鐵路,汲詹公路、薄口公路穿村而過。亢南村距縣城16公里,位于亢村鎮中心處,所轄13個組。亢南村是回漢兩族聚集地,全村人口…[詳細]
亢西村~202鎮鄉結合區
孔丘弟子陳亢葬此,故名。清朝和民國縣志記載,明清稱亢村驛,民國則稱亢莊。解放后因在亢村西部,故名。…[詳細]
亢北村~203鎮中心區
亢北村位于亢村鎮中心,擁有人口3508人,3168畝耕地,建有亢北小學、幼兒園、農家書屋、老年人活動中心、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亢北村黨總支共有5人,黨…[詳細]
王官營村~204村莊
初名李道營,明洪武年間(1368-1398),因有一王氏官員在此扎營,更名王官營,清代曾名南王官營。1949年更為今名。…[詳細]
劉固堤西街村~205村莊
初名桑古寺(來歷、含義失考)。曾名趙崗村(來歷、含義失考)。后因劉伶之后劉氏居多,且居住在故黃河堤上,故名劉固堤,位于西部故名劉固堤西街村。…[詳細]
豐樂屯村~206村莊
豐樂屯遠在唐宋之際即有此村。金、元以來屢遭兵毀,村人長處饑饉,增長枳綏,自明洪武年后,又有董氏自山西洪洞縣來,相繼有陳氏等姓自各地遷來,編戶為豐樂社,…[詳細]
新城村~207村莊
傳原名王祿營,系通京大路上一個重要站口,清初為了加強統治,維護南方糧草安全進京,在此筑城池,建衙門,置四品守備官員,命名為新城。…[詳細]
牛屯村~208村莊
牛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得名牛家屯。后更名為牛屯。…[詳細]
府莊村~209村莊
安懿王之子安壽曾在此“住府”,初名王府莊,清稱南府莊,民國時期更為今名府莊。…[詳細]
劉固堤東街村~210村莊
初名桑古寺(來歷、含義失考)。曾名趙崗村(來歷、含義失考)。后因劉伶之后劉氏居多,且居住在故黃河堤上,故名劉固堤,位于東部故名劉固堤東街村。…[詳細]
王朋莊村~211村莊
約三百年前,此處系一片荒地,劉固堤住戶王氏(號王朋),遷此開荒種地,后形成村落,故名。…[詳細]
李道堤村~212村莊
原址在今村北數里處,因地勢低洼,常年被水淹,李氏搬到黃河故堤上居住,故名。…[詳細]
夾河村~213村莊
傳住戶,原籍原陽口里村。約在明末,因響馬路劫皇糧、官府抄家,群眾匿居于此。因處黃河南遷后,遺留下的兩條河溝之間,初稱“河夾”,后認為含義不好,故名夾河…[詳細]
郭堤村~214村莊
因位于黃河故堤上,郭氏住此,故名。1958年建郭堤生產大隊,屬亢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郭堤村民委員會,屬亢村鄉。1986年屬亢村鎮。…[詳細]
山頭王村~215村莊
村東原為黃河故堤,堤上有一座“結義廟”。明永樂年間(1403-1424),王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在廟西山頭居住,漸成村落,故名。…[詳細]
亢王莊村~216村莊
亢王莊村緊鄰京廣鐵路、汲詹公路和230省道,交通便利。在亢村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范圍內,距亢村鎮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260戶,1280人,…[詳細]
賀莊村~217村莊
初名朱賀莊。系以朱、賀兩姓得名。因何姓繼續遷此,曾名小何莊。后演變為賀莊。…[詳細]
王貴樓村~218村莊
吳、李兩姓最早遷此定居,以姓得名吳李莊。明代王氏自江西瑞州府遷此,有人名王貴者,武藝超群,方圓數十里內頗有聲譽,王家蓋了一座樓房,因王氏人口繁衍較快,…[詳細]
紅荊嘴村~219村莊
因過去黃河有個支流,經武陟白馬泉過此,這里有個渡口為南北通行必經之地,此地又多生長紅荊條,以此得名“紅荊口”,后來認為叫口不如咀順,便改口為咀,后演變…[詳細]
大毛莊村~220村莊
因毛氏住此,以姓得名毛家莊,民國時期因村北部有小毛莊,故名大毛莊。…[詳細]
吳廠村~221村莊
明末,臨交通要道,人畜車輛匯集于此。吳氏在此開一停車場,故名吳家場。后諧音簡化為吳廠。…[詳細]
小毛莊村~222村莊
清康熙年間(1662-1722),亢村毛氏為種地方便,遷此定居,以姓得名毛家莊。民國時期,為區別南部毛家莊,又因住戶較少,更名小毛莊。…[詳細]
國寺村~223村莊
因村原有唐代所建的法云寺遺址,該寺院系國家寺院,故取村名國寺。民國時期曾名國土村,后演變為郭土。1982年恢復原名。…[詳細]

地名由來:

陳亢隨孔子過衛適陳,至此風雨突起,染病加重,有老嫗以姜湯為其暖身,并熬粥供孔子及弟子充饑。陳亢深為感動,請求“此地庶民通仁識禮,我死后,就在此地掩埋,無需車載它處。”遂擇高地掩埋,立石以志。明初黃河倚村而過,扎居墾田,因建房挖基掘出“陳亢碑”。故以此名。

“南頓侯”陳亢(約公元前508——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時頓子國(今項城市南頓鎮)人。他十八歲入孔門,后隨孔子到衛國(今河南滑縣、濮陽一帶),以儒士身份,留在衛國做了官。河南郡志記載,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陳亢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亢村鎮位于獲嘉縣城南17公里處,地處獲嘉、新鄉、原陽三縣交界地帶。全鎮總面積56.4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20個村民小組,4.28萬人。

亢村鎮歷史悠久。據縣志載:因孔子弟子陳亢病卒于此而得名。明朝時在此設置驛站,故又名亢村驛。清同治年間,廢驛改鎮稱亢村鎮。新中國成立后,曾先后設立區、鄉人民政府。1986年,經省政府批準,撤鄉建鎮。199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改革發展綜合試點鎮”;1996年被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1997年被省鄉鎮企業管理局命名為“全國中西部合作示范區”,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鄉鎮企業示范區”;2000年,被新鄉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小城鎮建設重點鎮。鎮黨委、政府

+查看詳細亢村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亢村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亢村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亢村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亢村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王氏祠堂戲樓

王氏祠堂戲樓(清·亢村鎮西劉固堤村)為獲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院建筑四周外墻為準。

郭明善墓

郭明善墓(元 ·亢村鎮郭堤村)為獲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古墓群現存面積為基礎,四周向外擴出30米。

獲嘉天仙廟遺址

獲嘉天仙廟遺址(元·亢村鎮亢北村)為獲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北三面以寺廟圍墻為準,圍墻向外擴5米,向南50米村中路。

法云寺遺址

法云寺遺址(宋·亢村鎮郭寺村)為獲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遺址現存面積為基礎,四周向外各擴10米。

大鐘寺遺址

大鐘寺遺址(清·亢村鎮府莊村)為獲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周以寺院圍墻為準。

+查看更多亢村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1929年為獲嘉縣第三區。

1955年屬王官營中心鄉。

1958年成立亢村公社。

1983年改設亢村鄉。

1986年撤銷亢村鄉,置亢村鎮。


以下地名與亢村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 | 中文字幕久久天堂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高潮激烈 |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