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宏泉村 | 隸屬:軹城鎮 |
區劃代碼:419001102253 | 代碼前6位:41900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U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小溝。系邵原鎮轄村,1998年因黃河小浪底水庫建設,搬遷至軹城鎮,新村建于葦泉河畔,因村民從山區搬到平原后,夢想大展宏圖,故更名為宏泉村。
基本介紹:
宏泉村原名小溝村。相傳,商湯(即成湯,商朝開國君王)與其妻黛眉奶奶發生沖突。黛眉奶奶負氣出走,其子五龍身后追趕。路過此溝,望見其母,連叫幾聲,故名“小叫溝”,后變稱“小溝”。1998年,小浪底庫區二期移民。隸屬邵原鎮的下溝村和大峪鎮大橫嶺第二居民組(34戶,150人),合并搬遷入軹城鎮,落戶于河岔村南、宏泉河北岸。2001年4月25日,經濟源市人民政府批準,小溝村更名宏泉村,寓意“幸福之源猶如宏泉洶涌”。
宏泉村位于軹城鎮政府駐地東北6公里處。河岔村呈弧形居其東、西、北三方,南和西添漿村接壤。6個居民組,211戶,854人,耕地面積500畝。姓氏趙、晉、崔、李、馬、張、衛、盧等同心同德,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濟源縣二區。
1955年屬濟源縣邵原中心鄉。
1958年屬邵原人民公社,名為小溝生產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屬邵原鄉,名為小溝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鄉建鎮,屬邵原鎮,名為小溝村民委員會。
1998年移民至軹城鎮,更名為宏泉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宏泉村附近有銀河峽、濟源王屋山風景區、五龍口、濟源黃河三峽、濟源伊利乳業工業旅游景區、濟源南山兒童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濟源冬凌草、濟源核桃、天壇硯、寺郎腰大蔥、濟源盤硯、濟源玉皇李等特產,有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燈彩(汴京燈籠張)、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