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彭莊村 | 隸屬:軹城鎮 |
區劃代碼:419001102228 | 代碼前6位:41900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U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因系宋代彭閣老故里而得名。
基本介紹:
相傳,宋哲宗元符二年(1100年)左右,落難于軹地東南丘嶺的汴梁人彭姓風水先生,相中了一處三面環嶺、中間平川的風水寶地,便與其弟鑿窯建房,墾荒種地,并以姓氏立村名“彭莊”。自此,彭姓家族興旺,有子孫官至戶部尚書。后因奸臣暗算,遭朝廷滿門抄斬,彭姓絕跡,村莊空存。約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張姓由山西沁州(今長治市沁縣)遷入,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村用原名。近代,陸續落戶申、王、許、劉等姓氏,共組彭莊。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背坡、柏林、彭莊3村保,治所設背坡,鄉公所駐郭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濟源縣區劃鄉鎮,鐘翁鎮駐彭莊。1945年解放后,彭莊隸屬二區。1958年,軹城人民公社成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濟源縣二區。
1955年屬濟源縣添漿中心鄉。
1958年屬軹城人民公社,名為柏林生產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屬軹城鄉,更名為彭莊村民委員會。
1990年撤鄉建鎮,屬軹城鎮,名為彭莊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彭莊村附近有銀河峽、濟源王屋山風景區、五龍口、濟源黃河三峽、濟源伊利乳業工業旅游景區、濟源南山兒童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濟源冬凌草、濟源核桃、天壇硯、寺郎腰大蔥、濟源盤硯、濟源玉皇李等特產,有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燈彩(汴京燈籠張)、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