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邵原鎮 | 隸屬: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 |
區劃代碼:419001104 | 代碼前6位:41900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U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600 |
轄區面積:約3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邵原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邵原村地處濟源西部山區,是邵原鎮歷代官府、衙門和政府所在地,是濟源地區政治、文化、交通、商貿中心,所轄面積6.75平方公里,三個自然村,17個居民組,…[詳細] |
北寨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北寨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北0.5公里處,東與白坡崖接壤,西與鎮政府所在地邵原村相望,北與黃楝樹村隔山相鄰。
全村轄14個居民組,564戶,2165…[詳細] |
崔家莊村 | ~203 | 村莊 | 崔家莊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北2公里處,北依黑龍山脈,南瞰邵原鎮區,區域面積約4平方公里,全村退耕還林1009.4畝,耕地800余畝,其中有林果種植100…[詳細] |
白坡崖村 | ~204 | 村莊 | 白坡崖村位于邵原鎮中心東北1公里處,其南踏豫晉大道,西鄰晉豫邊抗日革命老區北寨村,北依女媧歇腳之風坡嶺,東眺天壇山、手撫東陽河,交通之便利,環境之優美…[詳細] |
衛凹村 | ~205 | 村莊 | 衛凹村位于邵原鎮區東部2公里處,轄區6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330戶1215人。村兩委班子5人,監委班子2人,黨員30名,村民代表19人,全村耕地面積…[詳細] |
洪村村 | ~206 | 村莊 | 洪村村位于邵原鎮東南4公里處,東臨我鎮院科、河西及王屋鎮大路村,西與我鎮劉溝、張洼接壤,南至王屋鎮西門、竹泉,北靠我鎮衛洼村。晉豫312省道、濟邵高速…[詳細] |
張凹村 | ~207 | 村莊 | 張凹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南部1公里處,全村總面積24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1573.74畝,林地面積70.5畝。豫晉高速繞村而過,邵原高速收費站及進出口…[詳細] |
李凹村 | ~208 | 村莊 | 李凹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西南部2公里處,東臨長濟高速,交通便利。全村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3個自然村、8個居民小組、263戶930人。村委班子現有3人、監…[詳細] |
劉寨村 | ~209 | 村莊 | 劉寨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南4公里處,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全村有耕地面積917畝,林坡面積1500余畝,多以坡地居多,群眾耕作比較困難。轄區有三個自然…[詳細] |
牛莊村 | ~210 | 村莊 | 牛莊村位于邵原南7公里,7個居民組(下院、紅下、紅上、墳洼、張莊、北頭、南頭),204戶742人,村兩委班子5人,監委班子3人(其中監委會主任和支委委…[詳細] |
葛山村 | ~211 | 村莊 | 葛山村位于邵原鎮南部8公里處,轄區6個自然村6個居民組,全村149戶,651口人。村支兩委5人,監委會2人(支委兼班1人)。黨員18名。村民代表10人…[詳細] |
王嶺村 | ~212 | 村莊 | 王嶺村位于邵原鎮西部10公里處,轄區7個自然村,7個村民組,140戶588人。村兩委班子4人,監委班子3人,黨員18名,村民代表11人,全村耕地面積9…[詳細] |
碌碡村 | ~213 | 村莊 | 碌碡村位于邵原鎮東南方向9公里處,以神話傳說“半個碌碡的由來”得名,有花地、碌碡、南溝、喬相、巖頭、下洼6個居民組,轄區6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209…[詳細] |
田谷沱村 | ~214 | 村莊 | 田谷沱村位于邵原鎮政府以南15華里處,東與王屋、下冶接壤,西隔邵吉線與柴家莊村相望,南至碌碡村交界,北臨長院村。村級規劃有一條 2900米長的水泥主干…[詳細] |
墳凹村 | ~215 | 村莊 | 墳洼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南十公里處,這里交通方便,占地面積5000余畝,土地面積占13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986畝,退耕還林面積532畝,晝夜溫差大,…[詳細] |
柴家莊村 | ~216 | 村莊 | 柴家莊村位于邵原鎮政府以南15華里處,東隔邵吉線與田沽坨村相望,西與葛山村接壤,南至六主村交界,北臨長院村。村級規劃有一條 2600米長的水泥主干道,…[詳細] |
劉溝村 | ~217 | 村莊 | 劉溝村位于邵原鎮西南4公里處,屬于王屋山深山區,全村已實現組組通,全村土地面積950畝。主要以小麥、玉米、三櫻椒、煙葉為主導產業,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全…[詳細] |
長院村 | ~218 | 村莊 | 長院村位于邵原鎮政府10華里處,北接劉溝村,南臨柴家莊村,吉邵公路穿村而過。全村總面積 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69.4畝,林坡面積355畝。全村共…[詳細] |
陽安村 | ~219 | 村莊 | 陽安村位于邵原鎮正南4公里處,面積約10平方公里,吉邵公路縱貫村東,南北一條4公里長的丘陵帶把陽安、孔溝、尹溝、九溝四個自然村依次穿聯起來。村戶分布零…[詳細] |
山院村 | ~220 | 村莊 | 山院村位于邵原鎮南部15公里處,這里交通方便,占地面積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574.5畝,退耕還林632.7畝,林坡面積4500畝,主要是種植傳統作…[詳細] |
趙圪塔村 | ~221 | 村莊 | 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正南十五公里的趙圪塔村,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5度、北緯35度,據人類學家研究此緯度是最適宜人類生存之地帶。
趙圪塔村是一個自…[詳細] |
劉腰村 | ~222 | 村莊 | 劉腰村位于邵原鎮西五公里處,全村共有6個村民組,132戶547口人。村“兩委”班子5人(監委暫未選出),現有黨員18名,村民代表9人,全村面積約3平方…[詳細] |
金溝村 | ~223 | 村莊 | 金溝村位于邵原鎮西南方向,金溝村東連唐山村,南抵南山村,西連姜疙瘩村,北接王玲村。距邵原鎮15公里,濟源市區65公里,轄區5個居民組,共150戶,總人…[詳細] |
南山村 | ~224 | 村莊 | 南山村位于邵原鎮南部20公里處,轄區2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122戶530人。村兩委班子4人,監委班子3人,黨員14名,村民代表13人,全村耕地面積7…[詳細] |
唐山村 | ~225 | 村莊 | 一、基本村情
唐山村,位于黃河岸邊,距離鎮區20公里,屬農村第四總支。全村有6個居民組、10個自然莊、129戶519人,均系漢族居民,現有耕地9…[詳細] |
南窯村 | ~226 | 村莊 | 南窯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南十五公里處,這里交通方便,占地面積70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534畝,林坡面積1700余畝,晝夜溫差大,空氣質量好,無污染。轄…[詳細] |
紅院村 | ~227 | 村莊 | 紅院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南部11公里處,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占地面積10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170畝。晝夜溫差大,空氣質量好,無污染。
全村…[詳細] |
花園村 | ~228 | 村莊 | 花園村位于邵原鎮東,東陽河東岸,距鎮區5公里處,東臨神溝村,西與郝坡村隔河相望,南接東陽村,北與雙房村接壤,黃弧線和邵花線穿村而過,交通便利,信息暢通…[詳細] |
小溝背村 | ~229 | 村莊 | 小溝背村位于邵原鎮北,河南和山西兩省交界處。東臨待落嶺,北和陽城縣橫河相接。東西15公里,南北5公里。村居位于三面環山的深林中,中間一條清水河四季流淌…[詳細] |
黃背角村 | ~230 | 村莊 | 黃背角村位于邵原鎮東北三十余華里,距市區一百二十余華里,與山西省陽城縣橫河鎮度假村毗鄰。全村總面積一萬兩千余畝,其中土地面積一百畝。地處山區,土薄石厚…[詳細] |
二里腰村 | ~231 | 村莊 | 二里腰村位于邵原鎮西北角,黑龍山腳下,距離鎮區40余里。全村總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5.7畝已全部退耕還林。全村4個居民組,33戶,74人,…[詳細] |
黃楝樹村 | ~232 | 村莊 | 黃楝樹村位于小溝背銀河峽景區入口處,東接陽城析城山圣王坪景區,東陽河自北向南穿境流過。村域面積26平方公里,轄16個居民組315戶1315人,黨員31…[詳細] |
郝坡村 | ~233 | 村莊 | 郝坡村位于邵原鎮東4公里處,東陽河西岸,與花園村神溝村隔河相望,西與小寨溝,白坡崖村接壤,南接河西村,北與雙房村相鄰,邵花路由此經過,這里依山傍水,背…[詳細] |
神溝村 | ~234 | 村莊 | 神溝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東,東陽河東北八公里處,這里交通便利,占地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0畝,退耕還林面積800畝,天然原始森林14000余…[詳細] |
東陽村 | ~235 | 村莊 | 東陽村位于東陽河中段,河東岸,距離邵原鎮區約5公里處,濟黃公路穿村而過,全村林坡面積3000余畝,370畝耕地已經流轉,村東邊靠山,西鄰大河灘,南鄰院…[詳細] |
杏樹凹村 | ~236 | 村莊 | 杏樹洼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東部,距鎮區10公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區域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8.2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986畝,糧補面積41…[詳細] |
雙房村 | ~237 | 村莊 | 雙房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北四公里處,背靠大山,交通便利。我村地理條件優越,水利條件優越,與小溝背景區相連,區位優勢明顯。轄區3個自然村,6個居民組,13…[詳細] |
院科村 | ~238 | 村莊 | 院科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東南部,與王屋鎮西門村相鄰,據鎮區7公里,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區域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0畝,林坡面積3000余畝…[詳細] |
河西村 | ~239 | 村莊 | 河西村位于濟源市邵原鎮東4公里處,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面積約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500余畝。晝夜溫差大,空氣質量好,無污染。
全村共10…[詳細] |
段凹村 | ~240 | 村莊 | 段凹村位于邵原鎮政府正西方向,地處丘嶺,是山西與河南的交界處,省道從村通過,交通十分便利。
轄區共有六個自然村,六個居民組,306戶1121人,…[詳細] |
后王莊村 | ~241 | 鎮鄉結合區 | 后王莊村位于邵原鎮西1公里處,310國道從村中穿插而過,并且處于濟邵高速出入口處,交通便利。轄區10個自然村,9個村民組,323戶1110人。村兩委班…[詳細] |
茶房村 | ~242 | 村莊 | 茶坊村位于邵原鎮西北部10公里處,與山西交界,是濟源的西大門。轄區10個自然村,18個居民組,260戶877人。村兩委班子5人,監委班子3人(支委交叉…[詳細] |
劉下溝村 | ~243 | 村莊 | 劉下溝村位于邵原鎮政府西北2公里處,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為主,轄4個自然村9個居民組,257戶,1059人。村“兩委”班子5人,監委…[詳細] |
北李凹村 | ~244 | 村莊 | 北李凹村位于邵原鎮西北部1.5公里處,轄區5個村民組,156戶680人。村兩委班子6人,黨員15名,村民代表18人,全村耕地面積890畝,林坡面積76…[詳細] |
前王莊村 | ~245 | 村莊 | 前王莊村位于邵原鎮西南部2.5公里處,轄區16個自然村。東與后王莊村接壤,西接劉腰村,南與李洼村毗鄰,北連段洼村。村級水泥公路貫穿全村,全長1300米…[詳細] |
姜圪塔村 | ~246 | 村莊 | 姜圪塔村位于邵原鎮正西南15公里處,地處丘陵,全村30平方公里,耕地830(包括坡地)畝,土地流轉150畝,退耕還林330畝,主導產業小辣椒150畝,…[詳細] |
史家腰村 | ~247 | 村莊 | 史家腰村位于邵原鎮西北部3公里處,交通便利,背靠青山,西依三道川,轄區1個自然村,5個村民組,204戶629人。村兩委班子4人,監委班子3人,黨員20…[詳細] |
七溝河村 | ~248 | 村莊 | 七溝河村位于邵原鎮政府西北方七公里處,東鄰史家腰,西與山西省交界,南鄰段洼,北鄰茶坊,面積10平方公里,轄區九個村民組,217戶,747人。村兩委班子…[詳細] |
稱彎村 | ~249 | 村莊 | 稱彎村位于邵原鎮西7公里,區位優勢極為明顯,交通十分便利,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東接劉腰村,北靠七溝河村,南臨李家莊村,312省道、濟運高速穿村而過。…[詳細] |
李家莊村 | ~250 | 村莊 | 李家莊村位于邵原鎮西南部8公里處,轄區4個自然村,7個村民組,172戶761人。村兩委班子7人,監委班子1人,黨員14名,村民代表14人,全村耕地面積…[詳細] |
地名由來:
據《氏族博考》載“召與邵,本一姓”。周王室東遷后,“召公采邑”原封地在此,故從召從邑,得名邵原。
基本介紹:
邵原鎮位于河南省濟源市西部山區,東與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南傍黃河小浪底水庫與洛陽新安隔河相望,北依華北僅有的原始森林與山西陽城山脈相連,自古以來是輻射晉東南、豫西北四縣八鄉的經濟文化中心,被省0授予“中州名鎮”,素有“河南西大門”之稱。
邵原鎮轄50個行政村,385個居民組,農業人口3.7萬人。全鎮農用地面積1677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273公頃,林地面積14667公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氣候條件,孕育了邵原豐富的生物群落。煙葉產量、產值連續九年奪全市之冠,被省定為優質煙葉生產基地;林果發展迅猛,種類齊全,名、優、特新品種居多,邵原果品因其質地酥脆,
榮譽排行:
2022年9月,邵原鎮被確定為2022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2019年11月,邵原鎮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
2016年12月,邵原鎮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文化旅游:
“探銀河峽谷,覓創世神話,賞五色異石,覓地質奇觀。”銀河峽風景區的宣傳詞,講出了銀河峽風光的要義,這里有女媧補天的傳說,山上有媧皇廟,峽谷里不時見到女媧補天時撒落的五色石:這里是電影愚公移山
雙房村位于邵原鎮深山區。該村東接花園村,西鄰黃楝樹村,黃孤線穿村而過。村東20公里處是王屋山風景區,村后5公里處是小溝背銀河峽景區,兩公里處有原始森林漂流項目。古樸典雅的房屋建筑,頗具時代特
位于河南省濟源市西北部晉豫交界的邵原鎮境內,處于太行山南端和中條山東端交匯點,屬典型的火山巖構造為主的自然風景區。東與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連,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南傍小浪底黃河三峽與古
晉豫邊革命紀念地位于濟源市邵原鎮北寨村紀念館處。1938年3月,朱瑞在山西陽城組建了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唐天際任司令員,后該支隊簡稱“唐支隊”。1938年4月,唐支隊在濟源縣邵原鄉北寨村舉辦
歷史沿革:
春秋名郫邵。
漢為邵亭。
北魏設邵郡。
北周置邵州。
唐武德二年(619)設邵原縣。
元至元三年(1266)并入濟源縣。
明清兩代設巡檢司。
清代屬清下鄉。
1928屬濟源縣七區。
1943年建王屋縣,為王屋縣政府所在地。
1947年撤銷王屋縣后,復歸濟源縣第七區。
1958年成立邵原公社。
1983年改設邵原鄉。
1985年改置邵原鎮。
1988年撤銷濟源縣設立濟源市,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