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寺鎮 | 隸屬:瀍河回族區 |
區劃代碼:410304100 | 代碼前6位:410304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C |
長途區號:0379 | 郵政編碼:471000 |
轄區面積:約2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社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車站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車站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明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東明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棗園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棗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白馬寺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白馬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分金溝社區 | ~005 | 村莊 | 分金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王社區 | ~006 | 村莊 | 白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黑王社區 | ~007 | 村莊 | 黑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孫村社區 | ~008 | 村莊 | 孫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周村社區 | ~009 | 村莊 | 周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下黃社區 | ~010 | 村莊 | 下黃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里王社區 | ~011 | 村莊 | 大里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孔寨社區 | ~012 | 村莊 | 孔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灣社區 | ~013 | 村莊 | 楊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半個店社區 | ~014 | 村莊 | 半個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帽郭社區 | ~015 | 村莊 | 帽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董村社區 | ~016 | 村莊 | 董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韓旗村 | ~200 | 村莊 | 韓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虎灘村 | ~201 | 村莊 | 龍虎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翟泉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翟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金村村 | ~203 | 村莊 | 金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永平十年(67),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永平十一年(68),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
基本介紹:
白馬寺鎮位于北緯112.44東經34.7衛星經度138方位139.97俯仰41.35極化31.93洛陽市東出口,有洛陽東大門之稱,因馳名中外的佛教釋源祖庭白馬寺坐落其境而得名。全鎮轄棗園村、白馬寺村等18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人口3萬余人,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余畝。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鄉鎮”,2003年被評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2004年獲得省市中外明鎮稱號。
白馬寺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境域內道路“三縱三橫”。310國道、開洛高速公路、隴海鐵路橫穿東西;洛界高速公路、洛常路、焦枝鐵路縱貫南北。省、市重點工程濟洛高速正在加緊進行。境內有洛陽北站貨場,可提供各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白馬寺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洛陽市文明村鎮。
文化旅游: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
凹楊墓群(原無名古塚)類別:古墓葬時代:漢代地址:洛龍區白馬寺鎮凹楊村西南、扁擔趙村南、北
凹楊遺址類別:古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洛龍區白馬寺鎮凹楊村西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洛陽縣三區平樂鄉。
1955年洛陽縣建制撤銷,白馬寺地區分設為白馬寺鄉、孔寨鄉和周村鄉,同歸洛陽市郊區。
1958年成立白馬寺人民公社和帽郭人民公社。
1965年帽郭人民公社與白馬寺人民公社合并為白馬寺人民公社。
1980建立白馬寺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建立白馬寺鎮。
2000年洛陽市行政區劃調整,由洛陽市郊區改屬為洛陽市洛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