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門街道 | 隸屬:洛龍區 |
區劃代碼:410311009 | 代碼前6位:41031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豫C |
長途區號:0379 | 郵政編碼:471000 |
轄區面積:約4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6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煤田二隊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省煤田地質二隊家屬院是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二隊職工及家屬所建造的住房。…[詳細] |
龍安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傳說三國時期,名士徐庶曾攜母在此居住,當時百姓將此地稱作徐家屯,后演變為徐屯。2007年徐屯整體拆遷入住龍安小區歲,2010年完成村改居,由徐屯村民委…[詳細] |
龍城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區域內居民點建業龍城朗園而得名。2003年設立,屬洛龍區龍門鎮。2012年屬洛龍區龍門街道。…[詳細] |
龍盛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龍盛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裴村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傳說唐代宰相裴遵慶因被充東都留守,隱居洛陽時居于此地,裴村村名由此而來。…[詳細] |
花園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因社區居民委員會位于花園而得名。1949年屬洛陽縣第七區。1952年屬洛陽縣第十區。1956年為花園村,屬郊區龍門鎮。1958年為花園大隊,屬洛南人民…[詳細] |
杜村社區 | ~011 | 城鄉結合區 | 清代,杜姓家人遷此定居,故名為杜村。1949年屬洛陽縣第七區。1952年屬洛陽縣第十區。1956年為杜村,屬郊區龍門鎮。1958年為杜村大隊,屬洛南人…[詳細] |
商屯社區 | ~012 | 城鄉結合區 | 據載周公旦奉兄武王之命在洛陽營建周王城,后來其中一支遷住在洛河以南、伊河以西定居下來,名曰“商屯”。…[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區域內有龍門大道得名。龍門大道以終點為龍門命名。
基本介紹:
洛陽市郊區轄鎮。1958年屬洛南公社,1961年析置龍門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區境東南端,面積43.1平方公里,人口5.5萬。焦(作)枝(江)、宜(陽)洛(陽)鐵路和洛(陽)龍(門)公路縱橫貫境。轄裴村、郜莊、龍門、位灣、寺溝、花園、杜村、南劉、商屯、徐屯、李屯、王山、田山、張溝14個村委會。礦泉水資源豐富。鄉鎮企業以從事旅游、建材、商貿、運輸和飲食服務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紅薯,果木較多。古跡有龍門石窯和白居易墓地。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河南省愛衛辦命名龍門街道為2021年度河南省健康鄉鎮。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龍門街道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龍門街道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花園墓群(原五女塚)類別:古墓葬時代:漢代地址:洛龍區龍門鎮花園村東南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洛陽縣七區。
1952年為洛陽縣十區。
1956年為龍門鎮屬洛陽市郊區人民政府。
1958年為龍門鎮屬洛陽市洛南人民公社。
1962年為龍門公社屬洛陽市郊區。
1984年為龍門鎮屬洛陽市郊區。
2000年為龍門鎮屬洛陽市洛龍區。
2012年撤銷龍門鎮,分設龍門和龍門石窟2個街道。
龍門街道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