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楠桿鎮 | 隸屬:羅山縣 |
區劃代碼:411521105 | 代碼前6位:41152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S |
長途區號:0376 | 郵政編碼:464000 |
轄區面積:約14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楠桿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明萬歷年間成集,街兩旁房屋有許多起架的柱子排列檐下,狀如欄桿,得名欄桿鋪。后為別于淮濱縣欄桿,改稱楠桿鋪。…[詳細] |
五一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區域內五一農場而得名。1951年5月屬解放軍中南軍區五一農場。1952年9月由省勞改所一、三管教支隊、潢川專署公安處新建第一農場合并而成。2010年…[詳細] |
伍家坡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在清代舊志中載稱武皋鋪,因武姓在靠近浉水(現稱浉河)的高崗上開設店鋪而得名;后因路邊大坡上有五家居民,演變為伍家坡。…[詳細] |
楠桿村 | ~200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成集,雙日集。因街兩旁房屋有許多起駕的柱子排列檐下,狀如欄桿,得名欄桿鋪,后諧音成今名。…[詳細] |
蔡堆村 | ~201 | 村莊 | 清同治年間蔡姓從尤店遷此,于浉河東岸筑土堆建聚落,得名蔡堆。…[詳細] |
邵灣村 | ~202 | 村莊 | 邵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寨村 | ~203 | 村莊 | 明末李姓在此建村筑寨,故名。民國時期先后屬桿約、第二區、金欄鄉。1949年屬楠桿區。1958年名李寨大隊,屬楠桿公社。1983年改為李寨村民委員會,屬…[詳細] |
田堰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明末田姓遷此建村,因西頭有一堰,故名。1961年名田堰大隊,屬楠桿公社。1983年7月改為田堰村民委員會,屬楠桿鄉。1994年鄉改鎮,屬楠桿鎮。…[詳細] |
登樓村 | ~205 | 村莊 | 清光緒年間張姓由岳樓遷此,建樓臺一座,民間雜技班子常來玩燈,得名燈樓,后諧音登樓。…[詳細] |
石畈村 | ~206 | 村莊 | 石姓建村于沿山沖較平坦處,得名石畈。1958年置石畈大隊,屬楠桿公社。1983年改為石畈村民委員會,屬楠桿鄉。1998年撤鄉建鎮,屬楠桿鎮。…[詳細] |
檀崗村 | ~207 | 村莊 | 明末江西人來此插荒,因村建在長有一棵大檀樹的土崗上,故名。…[詳細] |
李崗村 | ~208 | 村莊 | 清末李姓遷此建村,地處山崗,得名李崗。1951年名李崗鄉,屬子路區。1955年屬楠桿區。1958年更名李崗大隊,屬楠桿公社。1983年7月改為李崗村民…[詳細] |
岳樓村 | ~209 | 村莊 | 明崇禎年間岳姓從湖北麻城遷此建村蓋樓,名岳樓。…[詳細] |
魏灣村 | ~210 | 村莊 | 清初魏姓由湖北麻城遷此建村,名魏灣。1912年至1949年3月先后歸桿約、金欄鄉第劉保。1949年4月屬楠桿區。1958年8月名魏灣大隊。1983年改…[詳細] |
鄭堂村 | ~211 | 村莊 | 因其為鄭氏的祠堂,故名鄭堂。1949年屬第十區鄭堂鄉。1958年名鄭堂大隊,屬楠桿公社。1983年改為鄭堂村民委員會,屬楠桿鄉。1994年屬楠桿鎮。…[詳細] |
馬堰村 | ~212 | 村莊 | 源于一條河流由西北向東南,流經馬古井、王灣、長堰、南馬灣流入龍山水庫,得名馬堰。…[詳細] |
樊灣村 | ~213 | 村莊 | 樊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崗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清中期何姓在此建村,名何崗,1862年易張姓,改名張崗。…[詳細] |
地名由來:
明萬歷年間成集,街兩旁房屋有許多起架的柱子排列檐下,狀如欄桿,得名欄桿鋪。后為別于淮濱縣欄桿,改稱楠桿鋪。
基本介紹:
羅山縣轄鄉。1958年建楠桿鄉,同年改公社,1983年設鄉,199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143.1平方公里,人口4.8萬。鎮府駐楠桿鋪。312國道穿境。轄楠桿、鄭堂、魏灣、李崗、馬堰、樊灣、張崗、邵灣、蔡堆、李寨、田堰、登樓、石畈、檀崗、岳樓15個村委會和楠桿街1個居委會。鎮內有陶瓷、軸承、保溫材料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煙葉,黃桃。為 信陽地區煙葉生產鎮之一。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河南省愛衛辦命名楠桿鎮為2021年度河南省健康鄉鎮。
歷史沿革:
民國時屬第二區。
1949年置楠桿區。
1958年撤區設立楠桿鄉。
1961年復區。
1962年撤區改楠桿公社。
1983年改鄉。
1995年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