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陽街道 | 隸屬:孟州市 |
區劃代碼:410883004 | 代碼前6位:41088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豫H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100 |
轄區面積:約18.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7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怡園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怡園”有使人愉悅,象征和睦的的家園之意。…[詳細] |
緱村村 | ~201 | 主城區 | 唐末,此處土地歸緱姓所有,稱緱家灘。故名緱村。…[詳細] |
函丈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原名三夥,呂生赴任途經孟縣,到亡師楊舟塋前設祭,為念師恩,將三夥更名函丈。函丈是舊時對老師的尊稱。…[詳細] |
前龍宿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前龍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中龍宿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中龍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后龍宿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后龍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梁村村 | ~206 | 村莊 | 原名金盆村,五代時梁王會諸侯于村西海會寺,更名梁村。…[詳細] |
上段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傳原有一條東西向水渠,至上作流入黃河,因位渠上游,故名。…[詳細] |
東葛村 | ~208 | 村莊 | 明初葛姓弟兄由山西洪洞遷此,因兄居東,故名。…[詳細] |
西葛村 | ~209 | 村莊 | 明初葛姓弟兄由山西洪洞遷此,分兩處住下,因弟居西,故名。…[詳細] |
北劉莊村 | ~210 | 村莊 | 明初裴、郭、劉、張、喬等姓相繼遷此,形成村莊,因劉姓人多且位于城北,故名北劉莊。…[詳細] |
四聯村 | ~211 | 村莊 | 原屬緱村大隊的四個聯隊,故名四聯。1949年屬第一區。1951年屬第六區。1954年屬第六區三緱鄉。1955年屬緱村鎮緱村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詳細] |
大伙村 | ~212 | 村莊 | 大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何莊村 | ~213 | 主城區 | 明初,何氏由山西洪洞遷至城北,故名。1949年屬第一區。1955年為北何莊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富村鄉。1957年為富村高級農業合作社,屬田丈中心鄉。…[詳細] |
梧桐村 | ~214 | 主城區 | 村西原有唐代所建白衣堂,堂內大佛殿前,東西各有合抱梧桐一棵,人稱梧桐堂,故名。…[詳細] |
中逯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北魏孝文帝子恂被貶后,因病住尹區莊(今太子),綠村一醫生怕受遷連,白日不敢前往救治,夜間徒步而去,故改綠為逯,后分前、中、后三村,居中,故稱今名。…[詳細] |
后逯村 | ~216 | 村莊 | 北魏孝文帝子恂被貶后,因病住尹區莊(今太子),綠村一醫生怕受遷連,白日不敢前往救治,夜間徒步而去,故改綠為逯,后分前、中、后三村,居北,故稱今名。…[詳細] |
長店村 | ~217 | 城鄉結合區 | 唐代建的二仙廟,張姓于附近開一飯店,方便香客,故名長店。…[詳細] |
地名由來: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置河陽縣,“河”為黃河,水之北謂之陽,故名河陽。
基本介紹:
河陽街道辦事處位于孟州市東郊,下轄1個社區居委會和17個行政村,共有46個基層黨組織,總人口33000人,其中農業人口28362人,耕地面積14955畝,區域面積18.58平方公里。辦事處擁有大中型工業企業60余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18家,初步形成了糧食加工、醫藥化工、機械加工、造紙、食品加工、包裝材料、制動材料等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工業體系。河陽辦事處具有獨特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和建設,已成為孟州城市建設的新亮點。
河陽辦事處交通便利,通訊極為快捷。新孟公路縱貫全境,常洛公路直通焦作;郵電、電信、移動分公司在河陽落戶,互聯網絡直通世界各地。
榮譽排行:
201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河陽街道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緱村薛氏祠堂位于孟州市河陽街道,年代為清。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清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2005年析大定街道、谷旦鎮、原緱村鎮部分區域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