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濮陽市 > 南樂縣 > 西邵鄉

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西邵鄉

[移動版]
地名:西邵鄉隸屬南樂縣
區劃代碼:410923205代碼前6位:410923
行政區域:河南省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行政級別:鄉車牌代碼:豫J
長途區號:0393 郵政編碼:457000
轄區面積:約4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3.96萬人
人口密度:約82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27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西邵集村~201鄉中心區
相五花營為一古代營壘,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4處哨所,今仍有“五營四哨”之說。此處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此在東哨所之西,古…[詳細]
付苑村~202村莊
原名店西,位于古鹽道客店之西而名,明代中期因與有名氣的“苑村”緊鄰,外人也稱苑村,為相區別,以老戶傅姓取名,稱傅苑村![詳細]
劉苑村~203村莊
原名店東,因處在鹽道側,客店之東而名。明代,因與有名氣的“苑村”緊連,外人也稱苑村,為相區別,以劉姓居多,改名劉苑村![詳細]
蘇苑村~204村莊
據三皇寺奶奶廟的鐵鐘、碑碣記載:明初,苑姓自山西遷此,以姓氏取名“苑村”。又因村中成立大廟會而負盛名。后有蘇姓遷來居于村東,自稱“蘇村”,而外統稱苑村…[詳細]
李苑村~205村莊
明代中期,村子由于和名聲較大的苑村相毗鄰,李村人少村小,外人也稱李村為苑村。為相區別,以姓氏取名李苑村![詳細]
霍苑村~206村莊
據元至順三年(1332)霍氏墓志記載:原名霍村,后因苑村古廟會盛大,致使苑村名氣很高,而霍村與苑村毗鄰,且村小族微,外人也稱苑村,為相區別,以姓氏取名…[詳細]
葛苑村~207村莊
據元至順三年(1332)霍氏墓志記載:原名“角心莊”,因處在黃河拐角處而得名。村中有葛、黃、郭等姓。明代中期因與名聲較高的“苑村”毗鄰,取名角心苑村,…[詳細]
喬崇町村~208村莊
以姓氏名村,明永樂二年(1404),喬姓自山西遷此,后因喬姓漸大,別姓日衰,改名喬峰莊。明代中期改喬峰莊為“崇疃”!俺纭迸c“高峰”意近,疃即村、屯、…[詳細]
李崇町村~209村莊
明正德元年(1506),李姓由山東臨清遷來定居,因與村大名高的喬崇疃相連,亦名崇疃,后劉姓絕,李族大,遂以姓氏取名李崇疃。…[詳細]
王崇町村~210村莊
原名“鐵爐”(村人以鐵業為生),因人少戶寡,而與喬崇疃同屬一村。清光緒年間,人口已多,遂與喬崇疃分治,自成一村,以姓氏取名王崇疃。…[詳細]
趙任村~211村莊
據清光緒《南樂縣志》載:清代,趙姓遷至任村居住,因趙姓居多,冠以姓氏趙命名“趙任村”![詳細]
劉任村~212村莊
據清光緒年間《南樂縣志》載:當時已名任村,后劉姓漸多,遂改村名為劉任村![詳細]
王東邵村~213村莊
《讀史方輿紀要》載: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四處哨所,今仍有“五營四哨”之說,此處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在西哨之東,故名東哨…[詳細]
檀東邵村~214村莊
《讀史方輿紀要》載: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四處哨所,今仍有“五營四哨”之說,此處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在西哨之東,故名東哨…[詳細]
袁東邵村~215村莊
《讀史方輿紀要》載: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四處哨所,今仍有“五營四哨”之說,此地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在西哨之東,故名東哨…[詳細]
李西邵村~216鄉中心區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四處哨所,此處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在東哨之西,故稱西哨。后李姓定居于此,故名…[詳細]
趙西邵村~217鄉中心區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唐時,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4處哨所,此處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在東哨之西,故稱“西哨”。此村因姜姓居此…[詳細]
王西邵村~218鄉中心區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四處哨所,此處系“五營”之東哨所之一,因在東哨之西,故稱“西哨”。后因王姓居多,…[詳細]
蔡村村~219村莊
據清光緒年間《南樂縣志》載:村子原名蔡泉村,因有桑坑,坑中有泉而得名。后因蔡姓居官成品,桑泉干涸,遂改名蔡村![詳細]
寨里村~220鄉中心區
明崇禎年間,為防范兵禍,人們挖溝筑寨。因大部分在寨里,故稱寨里。…[詳細]
五花營村~221鎮中心區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駐扎營盤于此,故名五花營。后人因其壁壘,聚居成村,村名因此呼之。又據《宣和遺事》記載:知其地“花家酒店”有…[詳細]
四坡村~222村莊
明永樂三年(1405),趙、崔、郭、李四姓自山西省平陽府洪洞縣遷居馬頰河南坡,因姓氏取名趙、崔、郭、李坡,因轄4個坡,故取名四坡村民委員會![詳細]
侯古寧甫村~223村莊
據《侯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侯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因侯姓居多,故稱侯古寧甫![詳細]
運古寧甫村~224村莊
據《運氏家譜》記載:運氏于明永樂年間,從湯陰縣遷此,當時這里即稱古寧甫。后因運姓居多,遂稱運古寧甫。“古寧甫”含義待查![詳細]
邢古寧甫村~225村莊
據《邢氏家譜》記載:邢氏于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當時邢氏居多,故稱邢古寧甫,含義待查![詳細]
楊古寧甫村~226村莊
楊氏于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當時邢氏居多,故稱邢古寧甫,古寧甫含義待查![詳細]
潘古寧甫村~227村莊
據村內石碑記載:原名古寧甫。明洪武年間,潘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漸人多勢大,改稱潘古寧甫,“古寧甫”含義待查。…[詳細]

地名由來:

唐代河北五鎮常會兵于此,在五營之東,設有4處哨所,此處系五營東哨所之西,故稱西哨。明永樂年間,遷民在此定居,復有集市出現,故名西哨集,演為西邵集。

基本介紹:

西邵鄉位于縣境北部。北、東兩面與河北省大名縣接攘,南與谷金摟鄉為鄰,西與寺莊鄉相連。面積48平方公里,轄潘古寧甫、邢古寧甫、寨里、傅苑村、(含尤苑村)、劉任村(含陳、石任村)、趙任村、五花營、運古寧甫、西邵集、

四坡(含崔坡、李坡、郭坡、趙坡4個自然村)劉苑村.喬崇瞳、李崇瞳、楊古寧甫、檀東邵、王東邵。王崇疃、袁東邵、趙西邵、王西邵、李西邵、葛苑村、霍苑村、李苑村、蔡村、蘇苑村27個行政村。

西邵鄉境內有黃河故道和東邵溝經流,北部多沙丘。近年造林固沙,沙區已成果木林帶,其余土地肥沃,盛產小麥、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紅薯和豆類。五花營的大棗、蔡村的蘋果和喬崇疃一帶的桃、杏、

+查看詳細西邵鄉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西邵鄉被命名為2021年度河南省衛生鄉鎮。

2016年12月,西邵鄉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歷史沿革:

漢代為元城縣地。

晉屬昌樂縣。

其東部在隋代曾屬貴鄉縣。

唐代屬昌樂縣地。

五代后為南樂縣。

明代為清平鄉。

嘉靖年間改鄉為里。

清代改里為社。

1929年為第五區,區公所駐西邵集。

1934年第四、五兩區合并為第一區,屬第一區。

1945年屬第四區。

1948年為第四區,區部駐谷金樓。

1949年仍屬第四區。

1956年設西邵鄉。

1958年改為西邵公社。

1984年復西邵鄉。


以下地名與西邵鄉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 在线a亚洲看片v电影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