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寧陵縣 | 隸屬:商丘市 |
區劃代碼:411423 | 代碼前6位:41142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面積:約7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鎮、7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城關回族鎮 | 8.32萬人 | 13.04km2 | 河南省寧陵縣城關回族鎮地處豫東商丘市腹地,是寧陵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人口38507人,轄5個行政村,14個自然村,一個街道辦事處,10…[詳細] |
張弓鎮 | 3.79萬人 | 40.3km2 | 寧陵縣張弓鎮隸屬于國家特別改革實驗區的商丘市,位于寧陵縣城西南15公里處,南與柘城相鄰,西與睢縣接壤,是國家大一企業張弓酒廠所在地。總面積40.3平方…[詳細] |
柳河鎮 | 4.15萬人 | 86.25km2 | 柳河鎮位于寧陵縣城北15公里處,東距商丘市35公里,西至民權縣15公里,隴海鐵路310國道東西橫穿全境,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連接線南北縱臥鎮南。全鎮…[詳細] |
邏崗鎮 | 3.76萬人 | 108.5km2 | 邏崗鎮位于寧陵縣西北部,南臨睢縣,北接民權,隴海鐵路和310國道橫穿全境,公路四通八達。總面積108.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八分之一,轄區內有三個…[詳細] |
石橋鎮 | 3.37萬人 | 64.23km2 | 石橋鄉位于縣城北6公里處,東接趙村鄉,北鄰310國道和隴海鐵路,西通邏崗鎮,新建的寧柳高速連接線縱穿我鄉南北,著名的霍連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并高有上下路…[詳細] |
黃崗鎮 | 3.09萬人 | 49.32km2 | 黃崗鄉位于寧陵縣城西南23公里處,南接柘城,西臨睢縣,轄25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3.4萬人,4.7萬畝耕地。
近年來,黃崗鄉黨委、政府緊…[詳細] |
華堡鎮 | 4.46萬人 | 72.53km2 | 華堡鄉地處寧陵縣城南15公里處,南與柘城交界,東依寧柘公路,轄25個村委,49個自然村,人口3.2萬,耕地3.8萬畝。
華堡鄉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詳細] |
劉樓鄉 | 2.86萬人 | 46.7km2 | 劉樓鄉位于寧陵縣西南部12公里處,南靠張弓古鎮,北鄰陽驛鄉,東接程樓鄉,西與睢縣接壤,寧張、邏張公路貫徹境內。總面積46.7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詳細] |
程樓鄉 | 2.69萬人 | 39.6km2 | 程樓鄉地處豫東平原,位于寧陵縣城南9公里處。該鄉距京九、隴海鐵路、京深、連霍高速公路雙十字黃金交叉點的商丘市40公里。該鄉地勢平坦,四季分明,年均降雨…[詳細] |
喬樓鄉 | 2.99萬人 | 53.04km2 | 喬樓鄉位于寧陵縣最東端,距縣城5公里處,總人口3.8萬,總耕地5.4萬畝,所轄29個行政村,是個典型的農業鄉;近幾年該鄉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使傳統農業…[詳細] |
城郊鄉 | 3.34萬人 | 55.4km2 | 城郊鄉環抱縣城,轄26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總面積5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926畝,總人口30170人,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83.1元…[詳細] |
陽驛鄉 | 3.81萬人 | 68.87km2 | 寧陵縣陽驛鄉地處寧陵縣西部,鄭永公路橫穿全鏡,全鄉轄32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萬畝,土地肥沃,多為沙質土壤、盛產小…[詳細] |
孔集鄉 | 2.35萬人 | 56km2 | 寧陵縣孔集鄉地處河南省豫東平原,位于寧陵縣東北15公里處,310國道、隴海鐵路橫貫東西,古宋河、朱劉溝流經翟莊、王于莊、辛莊十余個行政村。全鄉轄28個…[詳細] |
趙村鄉 | 2.96萬人 | 51km2 | 寧陵縣趙村鄉位居縣城東北7公里處,南臨商開高速公路,北依310國道,寧孔公路穿鄉而過。全鄉轄25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5.3萬畝耕地,3.5萬人。通…[詳細] |
地名由來:
戰國為魏信陵君封邑,因封魏咎為寧陵君于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寧陵縣位于商丘市西部,北與民權縣接壤,西與睢縣相鄰,南與柘城縣相連,東與梁園區、睢陽區相接。下轄14個鄉(鎮)、1個先進制造業開發區,364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73萬,區域面積798平方公里,耕地79.3萬畝。
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寧陵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葛天文化之鄉。遠古時代為葛地,夏、商、周時期為葛國,秦時謂寧陵城,西漢武帝元狩元年始置寧陵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寧陵是戰國四君子之一信陵君的封地和曹操起兵之地,也是三國名將典韋、宋代經學家程迥、明代思想家呂坤、山東快書一代宗師高元鈞、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斯忠的故鄉。寧陵還是葛、葛伯、諸葛、沙、信5個姓氏的發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寧陵縣被確定為河南省2024年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2024年1月,寧陵縣被確定為河南省2023年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
2023年5月,寧陵縣被列定為河南省2022年度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市、區)。
2023年4月,寧陵縣被確定為2023年河南省肉羊大縣培育縣。
2023年3月,寧陵縣被確定為2023屆河南省文明城市(擬表彰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認定寧陵縣為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花生)。
2022年1月,寧陵縣入選河南省雙擁模范城(縣、區)。
2021年9月,寧陵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寧陵縣人口數量為58萬人,位列商丘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
歷史沿革:
上古為葛伯國,葛天氏部落在此休養生息,為中國葛天文化之鄉。
夏、商、西周屬葛伯國。
春秋為葛地,晚期改為寧邑。
戰國初為信陵君封地,后為寧陵君封地。
秦置寧陵城,屬碭郡。
西漢元狩元年(前122)始設寧陵縣,屬陳留郡。
新始建國元年(9)改稱康善縣。
東漢建武元年(25)復寧陵縣,屬梁國。
后屬陳留郡。
三國屬梁國。
永元十一年(100)于今縣境西南置己吾縣,屬陳留郡。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柘城縣、已吾縣并入。
南
區劃: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