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南關社區 | 隸屬:太行街道 |
區劃代碼:410882003008 | 代碼前6位:41088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豫H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1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原名北關,后沁河泛濫,洪水將北關沖成南北兩部分,各自成村,沁河以南部分為水南關。
基本介紹:
水南關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區的東北角,團結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陽約70公里,距鄭州約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連接,交通便利。水南關村被譽為“河南回族第一村”。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關村現有居民3104人(農業人口2897人,非農業人口207人,注:2003年數據),回族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高達98%以上。
近年來,水南關村先后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民族團結示范村”、“全國民族法制示范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2004年以前,水南關是緊鄰沁陽市區的一個農業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2004年隨著沁陽市城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水南關社區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水南關社區榜上有名。
2011年12月,水南關社區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歷史沿革:
1949年成立水南關村公所,屬沁陽縣第一區。
1952年成立水南關村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仍屬第一區。
1956年成立水南關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北關鄉。
1958年成立水南關生產大隊,屬城關公社。
1983年成立水南關村民委員會,屬城關鎮。
1989年屬沁陽市城關鎮。
1995年成立水南關村民委員會,劃歸太行街道管轄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水南關社區附近有神農山風景名勝區、神農陶創意園、盆窯黑陶小鎮、沁陽博物館、天寧寺三圣塔、朱載堉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懷菊花、懷地黃、懷府鬧湯驢肉、懷牛膝、懷山藥、鬧湯驢肉等特產,有懷梆、沁陽嗩吶、高抬火轎、懷幫黃酒釀造技藝、沁陽黑陶制作技藝、鄭王詞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