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集鄉 | 隸屬:商城縣 |
區劃代碼:411524204 | 代碼前6位:411524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豫S |
長途區號:0376 | 郵政編碼:464000 |
轄區面積:約9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余圍孜村 | ~201 | 鄉中心區 | 1912年余姓居此,挖有水圍孜,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十四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峽口鄉。1958年屬鐵路公社。1962年建余圍孜…[詳細] |
峽口村 | ~202 | 鄉中心區 | 因聚落距關隘峽口較近,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十四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峽口鄉。1958年建峽口大隊,屬超英公社。1962年屬酆集…[詳細] |
韓樓村 | ~203 | 村莊 | 《韓氏宗譜》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韓姓從安徽阜南遷此,筑寨建崗樓,故名。…[詳細] |
卜店村 | ~204 | 村莊 | 清順治元年(1644),卜姓遷此開店,故名。…[詳細] |
姜棚村 | ~205 | 村莊 | 清光緒十四年(1888),姜姓在此搭棚開店,故名![詳細] |
朱圍孜村 | ~206 | 村莊 | 清咸豐年間朱姓遷此,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十三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分屬十區五岔塘鄉、三區卜店鄉。1958年建朱圍孜大隊,屬超英公社。…[詳細] |
南寨村 | ~207 | 村莊 | 1913年董姓在此筑寨,村居五岔塘街南,故名。…[詳細] |
楊畈村 | ~208 | 村莊 | 楊姓在此畈始居,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十一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徒嶺鄉。1958年建楊塆大隊,屬超英公社。1962年屬酆集公社![詳細] |
五岔塘村 | ~209 | 村莊 | 村街東有一個五岔分支的水塘,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十二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五岔塘鄉。1958年建五岔塘大隊,屬鐵路公社。196…[詳細] |
費樓村 | ~210 | 村莊 | 明末費姓從江西瓦屑壩遷此建土樓,故名。1941年分屬峽口鄉第十二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五岔塘鄉,1958年建費樓大隊,屬鐵路公社。1…[詳細] |
盧寨村 | ~211 | 村莊 | 清末盧姓遷入,修筑寨墻,易今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八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四區楊集鄉。1958年建盧寨大隊,屬鐵路公社。1962年屬酆…[詳細] |
楊集村 | ~212 | 村莊 | 楊姓居多,民國年間此地為集市,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八四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四區楊集鄉。1958年建平塘大隊,屬鐵路公社。1962…[詳細] |
李集村 | ~213 | 村莊 | 清初李姓居此,漸成集市,故名。1941年分屬峽口鄉第八、十一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分屬四區楊集鄉、十區五岔塘鄉,1958年建李集大隊,屬鐵…[詳細] |
新莊村 | ~214 | 村莊 | 1956年新建村莊,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七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許廟鄉。1958年屬鐵路公社許廟大隊。1962年屬河鳳橋公社。…[詳細] |
何樓村 | ~215 | 村莊 | 清咸豐六年(1856),何姓遷此建樓,故名![詳細] |
王崗村 | ~216 | 村莊 | 清初王姓從江西瓦屑壩遷居此崗,故名。1941年屬峽口鄉第七保。1948年屬峽口區。1951年屬十區許廟鄉。1958年屬鐵路公社許廟大隊。1962年建王…[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初,李姓居此,漸成集市,故名李集。
基本介紹:
商城縣轄鄉。1958年分屬超英、鐵路公社,1962年分屬豐集、河鳳橋公社,1974年析置李集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7公里。面積93.5平方公里,人口2.98萬。轄何樓、費樓、峽口、李集、余圍子、姜棚、王崗、新莊、楊畈、盧寨、南寨、卜店、楊集、韓樓、朱圍子、五岔塘16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陶瓷、磚瓦、農副產品加工、農機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
榮譽排行:
2012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李集鄉上榜。
歷史沿革:
清順治三年(1646)屬太水里。
宣統三年(1911)屬康區。
1930年屬商城縣李集區蘇維埃。
1941年屬峽口鄉。
1948年屬峽口區。
1951年分屬三區(豐集)、十區(河鳳橋)。
1958年分屬超英、鐵路人民公社。
1961年屬豐集公社。
1974年析豐集公社東北大部、河鳳橋公社沙河以東2個大隊,建李集公社。
1983年改設李集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