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觀溝村 | 隸屬:峽窩鎮 |
區劃代碼:410106100213 | 代碼前6位:410106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觀溝最早只有兩家半人口,一家姓孫,一家姓李,半家就是道觀中的道士,可孫李兩家人丁不旺,姓孫的兩次絕后(過繼兒子后又絕后),由姓時的過來繼承,兩姓人口至今不多。約在清嘉慶年間,趙姓人家遷往,后來鄭氏、許氏相繼遷入,王氏是趙姓收留的孤兒。后來人口發展較快。這些姓氏的人家分散居住在溝內,當時他們都是道觀里的佃戶。隨著人口增多,逐漸形成村落,因村子原在溝中,所以村子取名觀溝村。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觀溝村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2年10月,觀溝村被命名為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基本介紹:
觀溝村是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106100213,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10106。郵政編碼為450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371 ,車牌號碼為豫A。觀溝村與大坡頂村、西街村、南峽窩村、西澗溝村、魏崗村、寨溝村、郊段村、柏廟村、左照村、方頂村、馬固村、馮溝村、石咀村、楊家溝村相鄰。
文化旅游:
重陽觀位于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觀溝村。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遷修于此。重陽觀規模較大,主體建筑有山門、三清殿、老君洞、祖師殿以及戲樓、道院等。現僅遺留三清殿、道士房東西屋、廣圣殿等四座建
遺址位于鄭州市上街區西部,汜水河東岸臺地上,遺址南臨310國道,西部為上街至大峪溝鐵路和工廠,北部臨汜水河支溝。現地表為耕地,地勢北高南低。在遺址南部斷崖上發現有灰坑,土色灰褐色,包含有陶片
歷史沿革:
1948年汜水解放,成立觀溝農民協會,屬成皋縣第五區。
1951年成立觀溝互助組,屬成皋縣第五區。
1952年成立觀溝初級社,屬成皋縣第五區。
1954年成皋縣和滎陽縣合并,成皋縣第五區改滎陽縣第十二區,屬滎陽縣第十二區。
1955年撤區并鄉,十二區改峽窩鄉,同年成立觀溝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峽窩鄉。
1958年10月成立觀溝生產大隊,屬周村人民公社(后改稱馬固人民公社)。
1964年7月屬滎陽縣峽窩人民公社
周邊相關:
觀溝村附近有觀溝村重陽觀、觀溝遺址、五云山山地生態公園、桃花峪生態滑雪場、馬固王氏宗祠、方頂村傳統民居等旅游景點,有鄭州燴面、蕭記三鮮燴面、鄭州燴面、鄭州烤鴨、楊記清芳牛肉拉面、糊辣魚等特產,有少林功夫、笙管樂(超化吹歌)、洛神傳說、列子傳說、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