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廟村 | 隸屬:高廟鎮 |
區劃代碼:411302107201 | 代碼前6位:41130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宋末,與薛營、郭廠競相建立集市,建泰山、關帝、火神3廟,尤以泰山廟廟址較高,規模宏偉,村名遂改稱高廟。成立了集市,故又名高廟街。
基本介紹:
高廟村位于高廟鄉政府所在地,轄一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全村有455戶,1742人,耕地2950畝,主要道路有李高路、南北街、東西街、小清河流經東部、北部,小清河和小黃和東部交匯處有一寺廟,這就是高廟的由來。
本村的支柱產業是小麥和小辣椒。該村小辣椒種植面積2000畝,常年產量70萬斤;種植業以黃牛的養殖為主,黃牛飼養大戶有3戶,每戶都近20頭以上,養豬大戶4戶,每戶都在50頭以上,其中每戶能繁育母豬近10頭。在這些養殖大戶的帶動下,其他養殖戶也逐漸擴大養殖規模,變散養為規模規模養殖。另外,該村大力發展楊樹種植,涌現出許多種植大戶,他們大力種植片林,發展楊樹經濟,他們少到4畝,
文化旅游:
高廟陳橋位于宛城區高廟鎮高廟村街東,年代為清,為第三批南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末屬黃池陂保。
1936年屬馬庵鄉。
1937年屬高廟鄉。
1949年屬高廟區高廟鄉。
1958年成立高廟大隊,屬茶庵公社。
1968年屬高廟公社。
1984年改設高廟村民委員會,屬高廟鄉。
1994年撤地設市建區,屬宛城區高廟鄉。
2017年撤鄉設鎮,屬宛城區高廟鎮。
周邊相關:
高廟村附近有南陽府衙、南陽龍灣溫泉旅游度假景區、張仲景墓及醫圣祠、南陽臥佛寺、萬興東大藥房、南陽玄妙觀等旅游景點,有南陽黃牛、南陽蒸菜、南陽烙花、玄妙觀齋菜、界中米醋、博望鍋盔等特產,有南陽漢畫、南陽烙畫、大調曲子、泗洲火腿、西坪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