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業廟鄉 | 隸屬:夏邑縣 |
區劃代碼:411426204 | 代碼前6位:411426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業廟村 | ~201 | 鄉中心區 | 據傳明代,此處原為通往四面八方的九叉路口,業氏先祖為商丘八大家之一,為趕風水從商丘遷此。在九叉路口建關帝廟一座,業氏為廟主,眾稱業廟。…[詳細] |
韓營村 | ~202 | 村莊 | 原名溫柿行。明代,韓氏先祖韓士營兄弟二人由渦陽北曹寺營遷此居住,改村名韓莊。遷此地時已有王姓、溫姓、楊姓,后韓氏為旺族,李闖王又在此安營,故名韓營。…[詳細] |
郭廟村 | ~203 | 村莊 | 明代,郭氏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邊有一桃園,故名郭桃園。后富,在村西建一大廟,更名為郭廟。…[詳細] |
馮閣村 | ~204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馮氏十三世祖馮雅氈從馮坑遷此定居,建馮莊。后蓋廟,改稱馮閣。…[詳細] |
張樓村 | ~205 | 村莊 | 明代,張氏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娶妻高氏,生三子,老二為耕種方便分此建樓,得名張樓。…[詳細] |
曹集村 | ~206 | 村莊 | 宋代建村,始名順河村集。西鄰澮河(古系趙匡胤的運糧河),因曹姓居多,設曹氏征司于此起集,改名曹集。…[詳細] |
郭大樓村 | ~207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馮氏先祖馮克敬為感恩,將馮家九口樓送郭家,后郭家把樓拆除,又蓋一大樓,故名郭大樓。…[詳細] |
馮莊村 | ~208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馮氏先祖馮克敬遷此蓋九口樓,名馮家九口樓。后更名馮莊。…[詳細] |
郭三樓村 | ~209 | 村莊 | 明代,虞城郭郡馬的侄子郭剛從郭老家分居于此,蓋三座樓,故名郭三樓。…[詳細] |
何樓村 | ~210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何氏先祖從馬頭何官莊分居于此。后蓋樓兩座,故名何新樓。…[詳細] |
劉莊村 | ~211 | 村莊 | 清代,劉氏先祖從今永城市酂城鄉西南劉谷灣遷此建村,得名劉小莊。…[詳細] |
陳莊村 | ~212 | 村莊 | 明代,陳氏先祖從會亭集西北陳家臥虎林遷此建村,故名陳莊。…[詳細] |
菅菜園村 | ~213 | 村莊 | 清代,菅氏先祖從今永城市龍崗集南小莊遷此建村,因種菜園,故稱菅菜園。…[詳細] |
菅寨村 | ~214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菅氏先祖從今永城市龍崗遷居于此,蓋廟,得名菅家堂。清咸豐年間,為避亂筑寨,更名菅寨。…[詳細] |
周樓村 | ~215 | 村莊 | 明代,周氏先祖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分別建村,以方位區分,故名前、后周樓。…[詳細] |
吳莊村 | ~216 | 村莊 | 清代,吳氏先祖吳守業從永城縣馬牧西吳家道口遷此建村,故名吳莊。…[詳細] |
盧莊村 | ~217 | 村莊 | 明景泰年間,盧氏先祖從今虞城縣站集逃荒至此建村,故名盧莊。…[詳細] |
八里村 | ~218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王氏先祖王啟鳳分居于此,在梁家九口樓的地基上建村。因距離會亭八里路,得名八里莊。…[詳細] |
張套樓村 | ~219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張氏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始名張莊。明萬歷年間,因蓋大樓,得名張套樓,后分村,為前、后套樓。…[詳細] |
賈樓村 | ~220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賈姓八世祖賈鷹祚從會亭東郊財神閣分居于此。始名賈莊,后富蓋樓,易名賈樓。…[詳細] |
牛莊村 | ~222 | 村莊 | 清代,牛氏先祖自蘭莊村牛莊分居于此建村,故名牛莊。…[詳細] |
徐樓村 | ~223 | 村莊 | 清代,徐氏先祖為耕種方便從徐井村分居于此建村,得名小新莊。后經徐守謀蓋樓一座,易名徐樓。…[詳細] |
謝寨村 | ~224 | 村莊 | 明代,謝氏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業廟東建村,取名謝莊。后又移居此地建村,因碭山至毫州的公路經此村,故名謝路口。清咸豐三年(1853),為避亂在此筑寨,又得…[詳細] |
高賈莊村 | ~225 | 村莊 | 明萬歷六年(1578),賈氏七世祖壁泗之孫從會亭東郊財神閣分居于此,建村得名賈莊。因高賈二村只一路之隔,緊相連,故又名高賈兩莊。…[詳細] |
雙廟村 | ~226 | 村莊 | 明代,劉氏先祖劉英從永城芒山遷此定居。因村南北頭各建有廟宇,逢集,故名雙廟集。…[詳細] |
蔡老家村 | ~227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蔡氏長門從原永城縣北洪路口分居于此,始名蔡莊。后人丁繁衍,又分居幾個村莊,故改名蔡老家。…[詳細] |
蘭莊村 | ~228 | 村莊 | 清代,蘭氏先祖從安徽穎上縣謝橋鄉遷居于此,原名馬莊。因蘭姓人丁繁衍興旺,至清末改名為蘭莊。…[詳細] |
王油坊村 | ~229 | 村莊 | 明代,王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名王莊。后建油坊,改名王油坊。…[詳細] |
伊王莊村 | ~230 | 村莊 | 明代,王氏先祖無子嗣,抱養一何姓男孩在此定居建村,始名王莊。后來伊氏逃荒來此居住,伊氏成為旺族后,更名伊王莊。…[詳細] |
郝莊村 | ~231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郝氏先祖郝剛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郝莊。…[詳細] |
張閣村 | ~232 | 村莊 | 明代,張氏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得名張莊,后蓋一小閣子,易名張閣。后分居為前、后張閣。…[詳細] |
三皇村 | ~233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山西人來此建會館,后建廟,名三皇廟。…[詳細] |
李寨村 | ~234 | 村莊 | 明代,李氏先祖從三皇南荊樓遷此建村,始名李莊。1927年,村民為保安全,筑寨,易名李寨。…[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末王、業兩姓遷此,業姓建廟得名“王業廟”。1929年起集,命名王業廟集,簡稱業廟。
基本介紹:
業廟鄉位于夏邑縣南部,地處永城、夏邑、亳州三縣、市的結合部,下轄33個行政村,187個自然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5.1萬人,6萬畝耕地。北依霍連高速公路,南靠311國道,豫202省道南北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鄉實現了村村通電、通油路、通程控電話、通有線電視。這里民風淳樸,社會穩定,是縣級文明單位、市級治安模范鄉、商丘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鄉、省級科普示范鄉。既是木材、面粉、棉花、鋸片加工生產基地,又是夏邑縣南部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工業經濟
近年來,業廟鄉緊緊抓住東部產業梯次轉移的機遇,堅持外資、國資、民資同引,大、中、小項目齊上,一、二、三產業并舉,全方位招商引資,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永城縣馬頭區。
1954年劃歸夏邑縣。
1961年建業廟中型公社。
1965年置業廟公社。
1984年改為業廟鄉,屬夏邑縣,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