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陌鎮 | 隸屬:新密市 |
區劃代碼:410183103 | 代碼前6位:41018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轄區面積:約6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平陌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古以南北為阡,東西為陌,因村處東西狹長的小平原上,故名平陌。又…[詳細] |
界河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在洧水由登封流入新密的交界處,故名界河。又因村民委員會駐位于此,而得名。…[詳細] |
香山村 | ~203 | 村莊 | 原名蘇家嶺。相白居易曾在此地山中居住,因其號香山居士,人們稱白居易曾住過的山叫香山。地方村以山而名,位于香山東側,改蘇家嶺為香山。…[詳細] |
葛溝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明初,魏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在葛條叢生的溝中定居,故名葛溝。又…[詳細] |
簸箕掌村 | ~205 | 村莊 | 明代,錢氏由超化遷此定居,因該地形似簸箕掌,故名。又…[詳細] |
楊臺村 | ~206 | 村莊 | 相明代,龐娘娘生于此,稱娘子臺。因名稱不雅,1912年,經錢啟綸,錢重離等,以村東北土臺上有座祖師廟,楊姓子弟在此讀書而成秀才,易名楊子臺,簡稱楊臺。…[詳細] |
楊里溝村 | ~207 | 村莊 | 相古時此溝中楊樹、栗樹叢生,稱楊栗溝,又因村在楊臺里邊的溝中,故名楊里溝。又…[詳細] |
白龍廟村 | ~208 | 村莊 | 因村中有座金大定元年(1161)建的白龍廟,村隨廟名。又…[詳細] |
劉溝村 | ~209 | 村莊 | 以居民以劉姓居多和地貌特征而得名劉溝。又…[詳細] |
禹寨村 | ~210 | 村莊 | 明崇禎年間,汜水縣進士山東監察御史禹好善舉家遷于此地,筑寨而居,故此地稱禹寨。又…[詳細] |
龍泉村 | ~211 | 村莊 | 傳軒轅黃帝攜娘娘率領兵將騎駿馬在靈崖山天爺洞拜天祭祖,由于駿馬無處喂養,軒轅黃帝率領兵將到處尋找喂養地方,最后發現在靈崖山天爺洞附近的一個峽谷中(現在…[詳細] |
劉門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因王氏世居于此并建村,在當地,村莊即為“門”,故得名王莊。因重名改為劉門,村委會位于此,故得名。…[詳細] |
大坡村 | ~213 | 村莊 | 因村在大坡的半山腰中,故名大坡村。又1948年前屬于平陌保。1948年屬于二區牛店。1951年密縣增設十一區,平陌區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屬于超化公…[詳細] |
耿堂村 | ~214 | 村莊 | 此村曾有一座耿堂廟,村以廟名,且村中耿姓居民較多,故得名耿堂。又…[詳細] |
龍崗村 | ~215 | 村莊 | 相傳此地有條旱龍在這個山崗上,故而得名龍崗。又…[詳細] |
虎嶺村 | ~216 | 村莊 | 此地有東西二嶺,東嶺名虎嶺,西嶺為牛嶺。相古時虎牛相斗,兩敗俱傷,分葬二嶺故名虎嶺。另一種說法是相此嶺早期有老虎盤踞傷人,故稱虎盤嶺,后簡稱虎嶺。又…[詳細] |
牛嶺村 | ~217 | 村莊 | 此地有東西二嶺,東嶺為虎嶺,西嶺為牛嶺。相古時虎牛相斗,兩敗俱傷,分葬二嶺故名。村在西側,故以牛嶺為村名。又…[詳細] |
扎子溝村 | ~218 | 村莊 | 扎子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崔溝村 | ~219 | 村莊 | 明初,崔氏二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后弟兄分居,老大駐地叫大崔溝,老二駐地叫小崔溝,后統稱崔溝。又…[詳細] |
馬家門村 | ~220 | 村莊 | 馬家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古稱東西為“陌”,村處在東西狹長的小平原上,為登、禹和密三地的交通要道,得名平陌。鎮政府駐于此,故名。
基本介紹:
平陌鎮位于新密市西南,南靠禹州市,西接登封市,總面積 60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3.7萬口人,34770畝耕地。1995年撤鄉建鎮,先后被授予“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鎮”、“紅旗鄉鎮”等榮譽稱號。鎮政府駐地平陌村,1998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明星村”。
平陌鎮境內含有豐富的煤、鐵、鋁、硅、石灰石等十余種地上地下礦產資源,其中,煤貯量約一億噸,發熱量達7000大卡以上,鋁礬土儲量約三億噸,鋁礬土含量達82%以上,人稱“豫西之冠”,全鎮年產原煤50萬噸,鋁礬土30萬噸,特種水泥10萬噸,耐火材料7萬噸、10個系列、140多個品種。
全鎮轄區內各種基礎設施齊全,交通、電力、電訊條件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平陌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2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平陌鎮上榜。
文化旅游:
靈崖山天爺洞位于新密平陌鎮龍泉村和超化鎮莪溝村交界處,從山下拾級而上,攀登138個臺階,經一天門、二天門和懸崖峭壁的南天門,再蜿蜒而上直到山頂三皇殿,沿途有老母洞、龍蛇洞、羚羊洞、開花洞、五
楊嶺塔位于新密市城區西南6公里平陌鎮崔溝村西楊嶺上。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三月,知縣楊泰起建該塔。磚砌方形,塔剎為青石鑿造,高15米,底邊長3.3米,共7層,每層之間有磚砌疊澀沿,第七層
白龍廟位于新密市平陌鎮白龍廟村的柏崖山和熊耳山峽谷中。該廟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明、清曾多次續修,建筑面積1528平方米。現存建筑12座,有山門、樂樓、卷棚、龍王殿、后宮
歷史沿革:
康熙三十一年(1692)為平陌保。
1928年屬牛店區。
1930年屬第七區牛店。
1936年為四區(牛店)第十聯保。
1941年屬牛店鄉。
1948年屬二區牛店。
1951年設平陌區。
1955年設立平陌中心鄉。
1958年屬超化(躍進)公社。
1959年成立平陌公社。
1983年改設平陌鄉。
1995年改置平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