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建路街道 | 隸屬:新鄭市 |
區劃代碼:410184001 | 代碼前6位:410184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轄區面積:約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83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北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北街社區位于閣老路鄭韓路交叉口東南角295號,成立于1994年1月,轄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總人口5636人,轄四個網格。…[詳細] |
北關街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北關街社區位于仿古街中段路南,大致范圍在新建路以西,迎賓街及秦拐以東,仿古街以北,新建路以南,面積1平方公里。轄1個居民小組,住戶1471戶,人口41…[詳細] |
東關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東關街社區居委會位于新建路333號(新建小區院內)。轄區范圍:新建路以東,文化路以西,洧水路以北,黃水路以南,面積0.5平方公里。轄區有居民2718戶…[詳細] |
東街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東街社區居委會成立于2002年6月,位于后劉拐21號,總面積222600平方米,轄區共計人口4935人,轄三個網格。東街居民主要以經營服裝、食品、百貨…[詳細] |
南街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南街社區位于新建路以西,洧水路以南,文化路以西,面積約1.2平方公里,轄區居民4457戶,工15598人,有居民小區26個,轄6個網格,共有黨員107…[詳細] |
西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西街居委會位于市區西部,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截止目前轄區共有2706戶,8204人,5個居民小組。西街社區黨支部有黨員48讓你,閣老路社區黨支部現…[詳細] |
南大街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南大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文南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文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苑陵社區 | ~009 | 主城區 | 苑陵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軒轅路社區 | ~010 | 主城區 | 軒轅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繁榮街社區 | ~011 | 主城區 | 繁榮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新建路是城區東擴后,新建的第一條主干道,故名。街道因路得名。
基本介紹:
新建路街道辦事處原為新鄭市城關鎮,位于市區中西部。是新鄭市政治、經濟、文化、行政中心。2001年11月13日撤鎮建辦。行政區北起鄭韓路,西臨107國道,南跨雙洎河岸,東至文化路、新建北路,總面積4平方公里。下轄北關、北街、東關、東街、南街、西街6個居委會,24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共計3.3萬。
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就出生在這里的軒轅丘,并在這里建都立國,肇造中華文明。
雙洎河流經轄區,鄭許公路、107國道從境內穿過。轄區中心有國家4A級景區:軒轅黃帝故里;3A級景區:新鄭博物館、鄭王陵園。建于宋,距今900多年歷史的風臺寺塔,座落在南關雙洎河南岸,建于明代,距今500多
文化旅游:
鑒忠堂寶謨樓(接旨亭)位于新鄭市新建路辦事處向陽街西接旨胡同。據清康熙四十一年《新鄭縣志》載:“鑒忠堂寶謨樓遺址(補載)按:明穆宗賜高相國拱所建,在城內東街道北。”高拱八世孫高海勤先生回憶,
考院位于新鄭市新建路街道辦事處南大街考院街,原新鄭縣第二印刷廠院內。原為黌學,后改為師范,文革后改為印刷廠。始建于清代,現存考院為殿堂硬山建筑,灰筒瓦頂,前有廊柱,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室內四
歷史沿革:
民國時稱城廂鎮。
1948年屬城關區。
1958年成立城關鎮。
1959年城關鎮和梨園合并為城關公社。
1961年屬城關區。
1963年分設城關鎮和城關公社。
1973年撤銷城關鎮,并入城關公社。
1980年從城關公社劃出,復名城關鎮。
2001年撤銷城關鎮,改設新建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