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辛鎮 | 隸屬:睢陽區 |
區劃代碼:411403103 | 代碼前6位:41140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面積:約62.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3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劉葦元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劉氏自西北4千米劉閣遷此建村,因地勢低洼盛產蘆葦,故名劉葦園![詳細] |
江陳樓村 | ~202 | 村莊 | 明萬歷四十年(1612)陳氏自十字河南陳老家遷此建樓,得名陳樓。清乾隆八年(1743)江氏自江集遷此建樓,定名江樓。1938年合稱江陳樓。…[詳細] |
張陳莊村 | ~203 | 村莊 | 明崇禎十五年(1642)陳氏自勒馬集遷此建村,得名陳莊。清乾隆四十八年(1788)因在后陳莊村前,故名前陳莊。清道光元年(1821)張氏自高辛集北5千…[詳細] |
許王莊村 | ~204 | 村莊 | 明宣德八年(1433)王氏自山東青州府遷此,許氏自閻集鄉許營遷此建村,故名許王莊![詳細] |
潘廟村 | ~205 | 村莊 | 夏代已成村落,春秋時期曾為宋、楚兩國戰場。西漢初梁孝王劉武曾拒吳、楚兵于此,后淪為廢墟。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潘氏自老南關遷此重建,因此地瀕渙水有…[詳細] |
侯莊村 | ~206 | 村莊 | 明宣德八年(1433)侯氏自郭村集東侯老家遷此建村,故名侯莊![詳細] |
張樓村 | ~207 | 村莊 | 明萬歷三十年(1602)張氏自西南張窩莊遷此建樓,故名張樓![詳細] |
丘口村 | ~208 | 村莊 | 據《商丘縣志》考:“北魏孝莊永安二年(529),梁將陳慶之送北海元灝北還,進至梁國。魏將邱大千筑長城以拒之,慶之拔其三城!贝藶槠渲兄。因處睢陽至建…[詳細] |
李小樓村 | ~209 | 村莊 | 明崇禎十五年(1642)李氏自婁店鄉李樓遷此建村,因小于李樓得名李小樓![詳細] |
楊行村 | ~210 | 鎮中心區 | 清順治十三年(1656)王氏自王緒莊遷此建村,因地有楊樹數行,故名楊行![詳細] |
楊老家村 | ~211 | 村莊 | 《楊氏家譜》明永樂十八年(1420)楊清由江西堅城衛調任睢陽,遂建村于此,得名楊家莊。傳至三世,多有外遷者,始稱楊老家![詳細] |
高辛北街村 | ~212 | 鎮中心區 | 在遠古時期,帝嚳高辛氏在此開荒種地,建造屋舍,不斷繁衍生息,后形成部落,經時代變遷,清代形成集鎮,分為南頭、北頭,此為北頭。1988年北頭更名為北街![詳細] |
陳平樓村 | ~213 | 村莊 | 明崇禎十五年(1642)陳氏自勒馬集遷此建平樓一座,故名陳平樓。…[詳細] |
鄭樓村 | ~214 | 村莊 | 明嘉靖十一年(1532)宋氏建樓居此,得名宋樓。清乾隆三十年(1765)鄭桂明自鄭老家遷此改名鄭樓![詳細] |
王付丁村 | ~215 | 村莊 | 清乾隆三十七年(1792)王福鼎自老王集遷此建村,得名王福鼎莊。俗寫作王付丁莊![詳細] |
金莊村 | ~216 | 村莊 | 明永樂六年(1408)舉人、大理寺評事金曦建外莊于此,故名金莊![詳細] |
喬莊村 | ~217 | 村莊 | 清康熙八年(1669)喬氏自大喬莊遷此建村,因小于大喬莊而得名小喬莊。…[詳細] |
后李莊村 | ~218 | 村莊 | 清康熙六年(1667)李氏自李口集東南4千米許的李箋堂(今名李先堂)遷此建村,因東北臨大沙河,俗稱河南李莊。清雍正六年(1728)因處前李莊村后稱后李…[詳細] |
武劉村 | ~219 | 村莊 | 武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焦李莊村 | ~220 | 村莊 | 《焦氏族譜》明成化十七年(1481)焦氏自考城縣盟臺鄉焦樓遷此建焦莊。李氏于清順治四年(1677)自順河集遷此建李莊,后合稱焦李莊![詳細] |
楊崗村 | ~221 | 村莊 | 清康熙十八年(1679)楊氏自楊大莊分居,遷此另建新村,因地處高崗之上得名楊崗![詳細] |
斗趙莊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明洪武四年(1371)趙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得名趙莊。后因村民多以編制柳條斗、簸箕為業,故稱斗趙莊![詳細] |
梁劉莊村 | ~223 | 村莊 | 明洪武四年(1371)梁、劉二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梁劉莊![詳細] |
高辛南街村 | ~224 | 鎮中心區 | 高辛南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江集村 | ~225 | 村莊 | 據《商丘江氏家譜》考證:“江欲,字洪漢,武魁。原籍徽州人,流離山西,明洪武四年(1371)與侄由山西遷杞縣,再遷商丘。為商丘江氏之始祖!苯ù宥ň佑诖恕[詳細] |
地名由來:
上古帝嚳高辛氏初封都邑,因有集市,得名高辛集。
基本介紹:
商丘縣轄鄉。1958年建高辛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62.1平方公里,人口4.4萬。轄南街、張陳莊、楊行、王樓、北街、許王莊、張樓、侯莊、鄭樓、斗趙莊、喬莊、楊老家、后李莊、梁劉莊、江陳樓、武劉莊、潘廟、焦李莊、王付廠、楊崗、江集、陳平樓、丘口、李小樓、金莊2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高辛集為上古帝嚳高辛氏初封都邑,舊有帝嚳陵,村內地下有龍山文化層。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高辛鎮上榜商丘市2020年度市級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洪林寺位于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杜樓村。年代為清。 洪林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設高辛區。
1956年為高辛鄉。
1958年置高辛人民公社。
1961年復置高辛區。
1965年廢區,復置高辛人民公社。
1983年社改鄉,屬商丘縣。
1997年6月屬睢陽區。
2000年4月撤鄉建鎮,屬商丘市睢陽區,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