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延津縣 | 隸屬:新鄉市 |
區劃代碼:410726 | 代碼前6位:410726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豫G |
長途區號:0373 | 郵政編碼:453000 |
轄區面積:約8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4.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49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街道、4個鎮、6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文巖街道 | 8.7萬人 | 16km2 | 延津縣城關鎮位延津縣城南部,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全鎮人口48960人,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轄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三里莊五個居委會。至2005年…[詳細] |
潭龍街道 | 2.1萬人 | 30km2 | 小潭鄉地處延津縣城西4公里處,轄25個行政村,總人口2.1萬人,耕地面積3.8萬畝,新(鄉)長(垣)公路、鄭(州)滑(縣)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村村…[詳細] |
塔鋪街道 | 2.87萬人 | 48.78km2 | 塔鋪街道位于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地處黃河故道,面積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227畝。…[詳細] |
東屯鎮 | 2.96萬人 | 50.3km2 | 東屯鎮位于延津縣城西北30公里,新鄉市東15公里,衛輝市南7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十分便利,該鎮西距107國道15公里,北距新濮公路7公里,南…[詳細] |
豐莊鎮 | 2.97萬人 | 56km2 | 豐莊鎮位于延津縣北部,距縣城41公里。北鄰浚縣,西毗衛輝,東接滑縣,處于新鄉、鶴壁、安陽三市四縣交界。全鎮總面積56平方公里,19個行政村,117個村…[詳細] |
石婆固鎮 | 2.97萬人 | 112.5km2 | 石婆固鎮位于新鄉市東30公里處,距縣城10公里,全鎮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10850戶,44520口人,97395畝耕地,屬延津縣…[詳細] |
王樓鎮 | 2.51萬人 | 60.65km2 | 王樓鎮位于延津縣城東北21公里處,東部與安陽市滑縣接壤,南與封邱縣毗鄰,轄35個行政村,總人口28325人,耕地面積48715畝,是個典型的農業鄉。近…[詳細] |
僧固鄉 | 2.72萬人 | 60.4km2 | 僧固鄉東距六朝古都開封60公里,西距新興輕工電子城新鄉35公里,鄭滑公路、新長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全鄉轄27個行政村,總面積60…[詳細] |
魏邱鄉 | 3.57萬人 | 63.5km2 | 延津縣轄鄉。1955年建魏邱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位于縣境東部,面積63.5平方公里,人口2萬。新(鄉)菏(澤)鐵路貫境,鄭(州)滑…[詳細] |
司寨鄉 | 3.2萬人 | 40km2 | 司寨鄉位于延津縣東部,距縣城22公里,轄18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4565戶,人口18793人。面積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400畝。
2…[詳細] |
馬莊鄉 | 3.77萬人 | 50.9km2 | 馬莊鄉位于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全鄉總面積50.9平方公里,耕地42170畝,27個行政村,5679戶,24561口人,2001年人均純收入21…[詳細] |
胙城鄉 | 2.94萬人 | 96km2 | 胙城鄉位于縣城北22公里處,東鄰魏邱鄉,西接東屯鎮,南毗石婆固和塔鋪鄉,北依班棗鄉,區域面積96平方公里。轄王堤、胙城、東小莊、西小莊、前董固、后董固…[詳細] |
榆林鄉 | 3萬人 | 68.4km2 | 榆林鄉位于延津縣西部,西鄰新鄉縣古固寨。新長公路、新長北線(在建)和新荷鐵路等交通干線在此經過,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交通方便,是延津西部的窗口。轄21個…[詳細] |
地名由來:
宋政和七年(1117年)以黃河渡口改稱延津縣。金貞佑三年(1215年)升為延州,轄延津、陽武、原武三縣,蒙古至元七年(1227年)州廢。雍正二年(l724年)以河限故,由開封改屬衛輝府。雍正五年(1727年)胙城縣并入延津縣。
基本介紹:
延津,轄4鎮6鄉3個辦事處、339個行政村(居委會)、1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總面積886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優質小麥產業化示范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雙擁模范縣、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衛生城市、河南省園林城市、河南省職業教育強縣、河南省農產品電商十強縣。2022年1-8月份,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增速居八縣(市)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9%,增速居八縣(市)第3位;一般公共預算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延津縣被確定為河南省2024年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2023年3月,延津縣被確定為2023屆河南省文明城市(擬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月,延津縣入選河南省雙擁模范城(縣、區)。
2021年11月,延津縣入圍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名單優質小麥。
2021年9月,延津縣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24。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延津縣人口數量為44.31萬人,位列新鄉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河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09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218位。
2019年10月,延津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歷史沿革:
夏屬豫州。
秦置酸棗縣。
北魏初省。
景明年間復置。
北齊又省。
隋開皇六年(586)復置酸棗縣。
唐初改屬東梁州。
唐貞觀八年(634)廢東梁州,屬滑州。
宋政和七年(1117)改酸棗縣為延津縣,屬開封府。
金貞祐三年(1215)升為延州。
元至元九年(1272)廢延州,縣屬汴梁路。
元泰定元年(1324)屬衛輝路。
明洪武十年(1377)省胙城縣入汲縣。
明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屬衛輝府,延津屬衛輝府。
清雍正二年
區劃: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