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汪流澗社區 | 隸屬:大胡街道 |
區劃代碼:410603007012 | 代碼前6位:41060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黑F |
長途區號:0458 | 郵政編碼:1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址在黃土丘凹出,常有澗水汪流得名。
基本介紹:
汪流澗社區位于山城區六礦北1.5公里處,屬六礦采煤沉陷區,全社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人口795人,黨員40名。
社區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因多為丘陵旱地,百姓主要種植耐旱農作物,如豆類,谷物,油料等。社區有多家養殖場,有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還有養羊的,全社區的農戶種植的糧食作物在本社區可以就地消化,不愁滯銷。社區有兩家油坊,除給村里農戶加工油料以外,并對外加工,油坊采用現代科技加傳統工藝,生產的油類產品以質量優質的質量贏得了周邊地區消費者的好評,前來加工和購買油類產品的客戶連綿不絕。在社區住宅區東部高處通風好的丘陵荒山為養殖區,避免了養殖對社區產生的空氣污染,養殖區東為種植區,養殖產生的
歷史沿革:
1963年建汪流澗大隊,屬鹿樓辦事處。
1965年屬鹿樓人民公社。
1966年屬郊區鹿樓人民公社。
1984年設汪流澗村民委員會,屬郊區鹿樓鄉。
1998年屬山城區鹿樓鄉。
2012年屬山城區寶山街道。
2017年設汪流澗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汪流澗社區附近有石林軍事會議舊址、盤石頭水庫、鶴壁李家大院、鹿樓冶鐵遺址、楓嶺公園、鶴壁白龍廟等旅游景點,有無核蜜棗、?h大碾蘿卜、?h小河白菜、善堂花生、淇河鯽魚等特產,有廟會(浚縣正月古廟會)、西路大平調、民間社火(?h民間社火)等民俗文化。
區劃: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大胡街道·汪流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