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泉村 | 隸屬:棠棣鎮 |
區劃代碼:420982103202 | 代碼前6位:42098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K |
長途區號:0712 | 郵政編碼:43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境內昔時有一金泉禪寺,故名金泉村。金峰山上古有金泉寺,原名金泉禪寺。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清代《安陸縣志》、《德安府志》記載,該寺修竹茂林、庭院幽深、磬聲破天。寺內設有山舫、向日亭、梅圃、鐘鼓塔、金泉古井、櫻桃古渡數處景點。抗日戰爭期間該寺被日軍燒毀。現在遺址上建起了太白公園。
基本介紹:
金泉村位于棠棣鎮,全村總人口為1142人,耕地面積1331畝,10個村民小組,348戶農戶,現有黨員人數34人。
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五務合一”場所150平米。近年以來,村按照強化黨務、規范村務、優化服務、拓展商務、協調事務“五務合一”的要求,按照規模適度、功能適用的原則,建設、改造完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基礎設施,充分發揮“十個中心”的作用。
金泉村與務豐村、復興村、黎龍村、松林村、十里村、胡棚村、銀水村、百花社區、棠棣社區、張陳村、天墩新村、花園村、圓興村、聯合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金泉村屬巡店區。
1952年10月屬第3區。
1954年8月屬巡店區。
1956年3月屬安陸縣第三區公所。
1956年4月屬第四指導小組。
1958年9月廢第四指導小組設先鋒人民公社,金泉村更名為金泉大隊,屬先鋒人民公社甘露鄉管轄。
同年底先鋒人民公社更名為棠棣人民公社。
1961年棠棣人民公社更名為棠棣區。
1966年9月改為先鋒區。
1975年2月撤區并社,先鋒區改為棠棣人民公社。
1979年墩塘
周邊相關:
金泉村附近有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區、盛世聞櫻旅游風景區、安陸李白紀念館、安陸府河國家濕地公園、安陸太平寨、趙家棚抗日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南鄉蘿卜、安陸白花菜、安陸銀杏、孝感龍劍茶、孝感糯米、安陸翰林雞等特產,有白兆山與李白的傳說、漢川善書、三節龍·跳鼓、孝感雕花剪紙、云夢皮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