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茶店子鎮 | 隸屬:巴東縣 |
區劃代碼:422823104 | 代碼前6位:4228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轄區面積:約243.3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9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茶店子社區 | ~001 | 村莊 | 以村內一居民點名稱命名。茶店自古以來即為恩巴驛道必經之地,很久以前有二老人在這里開過茶館。明萬歷十五年(1587)即在此設鋪,名曰茶店鋪,故名。…[詳細] |
店子坪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屬第一區,1950年3月屬朱砂區。1952年2月屬第四區茶店子鄉。1958年12月屬中元人民公社紅星大隊。1961年屬茶…[詳細] |
北山面村 | ~206 | 村莊 | 北山面村委會:屬950工程。新建于2006年,位于3組的中心地帶,占地180平方米,房屋面積150平方米,集村委人會、村支部、黨員群眾服務室、衛生室于…[詳細] |
風吹埡村 | ~207 | 村莊 | 此地兩面是山,形成山埡,常年有風從埡中穿過,故名風吹埡。…[詳細] |
安居村 | ~222 | 村莊 |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屬第一區。1950年3月屬朱砂區。1952年4月屬第四區南坪鄉。1958年12月屬中元人民公社文化大隊。1961年屬茶店…[詳細] |
長腰嶺村 | ~225 | 村莊 |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屬第一區。1950年3月屬朱砂區。1952年4月屬第四區南坪鄉。1958年12月屬中元人民公社。1961年屬茶店子區南坪…[詳細] |
南坪村 | ~226 | 村莊 | 據傳:北宋禮部尚書譚中艮系南京奉陽府永洲太和縣朱氏街人,因年邁告老還鄉,落業于秭歸縣譚家河,其子仁山、仁海落業于此坪,為祭祖,將南京的南與此處的坪相連…[詳細] |
天保山村 | ~230 | 村莊 | 古時,有一位名叫李天保的江西籍人來到此地落業居住,為當地的幾戶土家人傳授了一些農業生產技術,而且為人厚道,為大家所擁戴,就把他住的那個山包叫天保山。…[詳細] |
教場壩村 | ~246 | 村莊 | 教場壩村委會:教場壩村有6個村民小組,791人,黨員13人。村委會建筑面積123平方米。…[詳細] |
朱砂土村 | ~247 | 村莊 | 朱砂土村:2023年6月成立,由原朱砂土、大灣、西坪等3村合并而來。人口3473人,國土面積23.1平方公里。…[詳細] |
三坪村 | ~248 | 村莊 | 三坪村:2023年6月成立,由原竹林坪、周家坪、福場坪等3村合并而來。人口2242人,國土面積13.2平方公里。…[詳細] |
百福村 | ~249 | 村莊 | 百福村:2023年6月成立,由原上坪村和下坪村(除6-8組)合并而來。人口2034人,國土面積24.15平方公里。…[詳細] |
稅家村 | ~250 | 村莊 | 稅家村:2023年6月成立,由原竹園坪、燕子嶺等2村合并而來。人口2260人,國土面積18.17平方公里。…[詳細] |
樓子村 | ~251 | 村莊 | 樓子村:2023年6月成立,由原樓子坪、向家灣、洞坪等3村合并而來。人口2089人,國土面積14.52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此地古驛站開有茶館得名。相傳很久以前,有兩位老人在這里開過茶館,茶店子自古以來恩巴驛道必經之地,明萬歷15年(1587),巴東知縣高尚德在此設茶店鋪,此地朱砂土古驛站開有數家茶、客棧供過往行人休息、住宿。清同治五年(1866)所修《巴東縣志》載:右哨外委署在縣南四十里茶店鋪;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湖廣總督張之洞版令改建施(南)巴(東)驛道為石板路面后,來往的商旅行人多在此茶館中休息,在驛站住宿,故名茶店子。
基本介紹:
茶店子鎮位于長江以南,巴東縣城南部,東臨歸平河與姊歸河隔河相望,西接龍頭河與重慶巫山交界,南與綠蔥坡鎮毗鄰,北與信陵鎮接壤。整個地貌成“W”形。距縣城26公里,209國道橫貫其中,村組公路星落棋布,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鎮轄49個行政村,318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243。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958。9畝,2004年末總人口為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3。3萬人。
茶店子鎮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河流交錯,高山、二高山、低山垂分布,最低海拔120米,最高海拔1740米,氣候四季分明,呈典型立體氣候,平均氣溫13。3℃,全年無霜期255天,年降雨量1293。5毫米,雨量充沛,適宜各種
文化旅游:
天堡譚氏亭子碑位于茶店子鎮天保山村,年代為清代。為清代墓葬,墓碑為單檐雙龍抱柱碑,碑上立有雙層翹腳攢尖六角亭,石亭上雕有“八仙過海”等人物像飾,墓碑雕刻工藝精美,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夔子國地。
晚清時期,屬安居里。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為南坪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為第一區署。
1949年,為縣府直轄。
1950年,為朱砂區。
1958年,為中元公社。
1975年2月,為茶店子公社。
1989年,更名茶店子鎮。
據《中華本草》記載,獨活別名獨搖草,又名巴東獨活、肉獨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蓋、土壤肥沃,是獨活的最佳生長地帶之一,所產獨活藥效好,市場俏,被譽為巴東獨活。 藥材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