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瀼口鎮 | 隸屬:巴東縣 |
區劃代碼:422823101 | 代碼前6位:4228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轄區面積:約10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雷家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雷家坪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樂鄉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樂鄉社區:2023年6月成立,由原焦家灣社區和舊縣坪村合并而來。人口2653人,國土面積9.30平方公里。…[詳細] |
東瀼口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東瀼口村東至本鎮陳家嶺村,南與宋家梁子村接界,北臨長江,西與本鎮雷家坪村交界,屬移民大村。東瀼口村土地較為肥沃,盛產柑桔、玉米、油菜等經濟作物。交通較…[詳細] |
宋家梁子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屬西瀼區。1951年2月屬第一區。1956年8月屬平陽壩區。1958年12月屬群力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屬平陽壩區舊縣…[詳細] |
牛洞坪村 | ~208 | 村莊 | 牛洞坪村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交通極為不便。牛洞坪村轄17個村民小組、738戶、2684人,國土面積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98畝,其中稻田15…[詳細] |
羊乳山村 | ~209 | 村莊 | 東至溪丘灣鄉,南與牛洞坪村接界,北至溪丘灣鄉下莊坡村,西與陳家嶺村交界。羊乳山村土地較為肥沃,盛產柑桔、玉米、紅苕、洋芋等經濟作物。交通較便利。全村國…[詳細] |
陽坡村 | ~219 | 村莊 | 陽坡村位于東瀼口西北,陽坡村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交通便利。全村國土面積7.8km2,轄9個組,總人口1367人,有勞動力670人,耕地面積2243畝…[詳細] |
大坪村 | ~220 | 村莊 | 東至本鎮羊乳山村,南與石板村接界,北至大陽村,西與本鎮陽坡村交界。大坪村土地較為肥沃,盛產小麥、玉米、油菜等經濟作物。交通較便利。全村國土面積4km2…[詳細] |
西陵村 | ~221 | 村莊 | 西陵村:2023年6月成立,由原綠竹筏、孟家埡、黃臘石等3村合并而來。人口5005人,國土面積22.7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湖北通志》載:“夔人謂山澗之流通江者日瀼,居人分其左右,謂之瀼東瀼西。”因地處店子河通往長江之人口,且居南宋縣城(舊縣)之東,故名。
基本介紹:
(一) 位 置
東瀼口,1993年7月1日置鎮,巴東縣轄,位于長江北岸,東徑110°18′-110°30′、北緯31°01′-31°07′,與巴東縣城黃土坡小區隔江對峙。東挨秭歸縣洩灘鄉,西接巴東縣官渡口鎮,北鄰巴東縣溪丘灣鄉,南濱長江。官(渡口)東(瀼口)通鄉油路橫穿東西,209國道縱貫西域。鎮政府駐地原址東瀼口,1999年11月1日移民搬遷到雷家坪,東距三峽壩址三斗坪64公里,西距巴東長江大橋8公里,順江東下736公里抵省會武漢,溯江西進538公里至重慶市府,沿209國道北上570公里入古都西安,經巴東縣城南行200公里達恩施州城。扼川鄂咽喉,據江北門戶。
(二) 面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東瀼口鎮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2021年10月,東瀼口鎮上榜2020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名單。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命名東瀼口鎮為2018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巴東第二區公所。
1949年11月,為西瀼區。
1951年2月,為平陽壩區。
1958年10月,改為群力公社。
1975年2月,改為東瀼口公社。
1984年,改為東瀼口鄉。
1993年7月,改為東瀼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