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雞公嶺村 | 隸屬:馬橋鎮 |
區劃代碼:420626107205 | 代碼前6位:4206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清同治丙寅年《保康縣志新纂》記載:“姬公河發源房縣山中,東北流入粉水。”因而得名“姬公”。后又傳為村內有一個山嶺,嶺上有一個山洞,傳說洞內有一個金公雞,故而得名“雞公”。以雞公嶺命名村委會名稱,故而得名雞公嶺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雞公嶺村位于馬橋鎮西北部,距集鎮8公里,版圖面積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40畝,山林面積7800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171戶、628人,共有4名村“兩委”班子成員,27名黨員。2014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421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突破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675元。雞公嶺村先后被評為“紅旗單位”、“示范基層黨組織”。雞公嶺村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結合自身實際和自身優勢,按照基層黨建建設要求,全面開展以“用能人、辦產業、強陣地、建新村”為主題的“五強創示范”活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發生巨大變化。
一是用能人——實施富人治村,激發發展活力。村支書王延禮以前是民企老板,從事
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馬橋屬西南鄉;民國初年(1912年)馬橋屬西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馬橋第四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馬橋為第三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馬橋屬歇馬區屬縣直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馬橋鄉均屬縣直轄;1950年1月屬馬橋區中坪鄉雞公嶺村;1956年5月屬馬橋區中坪管理區雞公嶺村大隊;1958年9月屬馬橋公社中坪管理區雞公嶺大隊;1961年6月屬馬橋區中坪公社雞公嶺大隊;1
周邊相關:
雞公嶺村附近有五道峽、堯治河旅游區、保康黃龍觀景區、紫薇林、湯池峽溫泉、野花谷等旅游景點,有保康高山藍莓、襄陽紅、保康綠茶、保康土蜂蜜、保康黑木耳、襄陽杜仲等特產,有沮水巫音、黑暗傳、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