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畈村 | 隸屬:寺坪鎮 |
區劃代碼:420626108208 | 代碼前6位:4206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該地水田多旱地少,其中有個水田3畝多,故而得名大畈。以大畈命名村委會名稱,故而得名大畈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大畈村位于保康縣寺坪鎮西部,版圖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0畝,山場3917畝。轄5個村民小組,227戶,981人,村支兩委干部3人,黨員33人。
近年來,大畈村堅持以基層黨建工作為龍頭,緊緊圍繞“創建全國生態文明村、打造風情小鎮示范區”,以推行“三三制”模式為依托,夯實黨建根基,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重點,建設宜居新村,以開展“強村帶弱村,共建小康村”活動為抓手,推動強村富民。實現了民富村強、環境優美、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宜居村莊”、“市級文明村”“市級生態村”;被市委授予“集體經濟進步村”,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單位”,南河漁業合作社被農業部授
歷史沿革:
明弘治十一年(1498)割房陵縣宜陽、修文二里置保康縣屬鄖陽府保康縣修文里所轄;明正德十六年(1521)屬蔣口河鄉;清初建置基本沿襲明制;1644年至1911年屬鄖陽府保康縣修文里所轄;民國初年屬北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三區;民國三十年(1941)撤區設鄉鎮屬臺口鄉所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為臺口鄉所轄;1946年8月至1949年4月屬南保興宜縣臺口鄉管轄;隨后劃歸保康縣臺口鄉管轄;1
周邊相關:
大畈村附近有五道峽、堯治河旅游區、保康黃龍觀景區、紫薇林、湯池峽溫泉、野花谷等旅游景點,有保康高山藍莓、襄陽紅、保康綠茶、保康土蜂蜜、保康黑木耳、襄陽杜仲等特產,有沮水巫音、黑暗傳、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