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赤壁市 | 隸屬:咸寧市 |
區劃代碼:421281 | 代碼前6位:4212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級市 | 車牌代碼:鄂L |
長途區號:0715 | 郵政編碼:437000 |
轄區面積:約17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街道、10個鎮、1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蒲圻街道 | 10.78萬人 | 1723km2 | 蒲圻古稱莼川,是一座歷史古城,據史料記載,為公元213年三國東吳大將魯肅儲糧屯兵所建,迄今已有1793年的歷史。位于中國湖北省東南部,長江南岸,陸水下…[詳細] |
赤馬港街道 | 14.86萬人 | 107km2 | 赤馬港辦事處位于陸水河中上游北岸,是赤壁市委、市0所在地。全處國土面積107平方公里,轄11個村3個社區居委會,共有村(居)民小組159個,總人口5.…[詳細] |
陸水湖街道 | 1.92萬人 | 210km2 | 當您打開陸水湖網站,將會給您一個全新的感覺,帶來愉快的瀏覽,因為我們一直在這里恭候您的光臨。
陸水湖風景區辦事處不僅是休養生息、藏精蓄銳的理想場所,…[詳細] |
新店鎮 | 1.8萬人 | 105km2 | 明清時代,就是市六大集鎮之一,是臨湘、崇陽、通城、修水四縣物資集散地,1951年建新店鎮,1958年改蒲首公社,1975年更名新店公社,1987年建鎮…[詳細] |
趙李橋鎮 | 1.76萬人 | 124.7km2 | 趙李橋鎮地處湖北省東南部,與湖南臨湘市接壤,素有一腳踏兩省,雞鳴聞三鎮之稱。全鎮總人口3.6萬人,下轄9個村,3個社區,國土面積124.7平方公里,是…[詳細] |
茶庵嶺鎮 | 1.06萬人 | 100km2 | 茶庵嶺鎮位于赤壁市南部,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中心縣委所在地,北距省會武漢100公里,南臨湖南岳陽60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詳細] |
車埠鎮 | 2.03萬人 | 140km2 | 1958年建車埠、斗門2個公社,1975年合并置車埠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5公里。面積140平方公里,人口4.1…[詳細] |
赤壁鎮 | 1.39萬人 | 82.7km2 | 赤壁鎮,因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而得名,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七大戰役中至今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遺址。地處湖北省赤壁市西北38公里長江中游南岸。…[詳細] |
柳山湖鎮 | 5384人 | 32km2 | 原系一片荒湖,為三國時期周瑜水軍的閱兵場,1966年建東方紅農場,1983年置柳山湖鄉,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40公里,距三國戰場赤壁…[詳細] |
神山鎮 | 1.61萬人 | 187km2 | 1951年為洪嶺、熊嶺、青云、賀龍、長流、西涼、神山、埠頭8個小鄉,1956年置神山區,1958年劃歸官塘公社,1975年改神山公社,1983年置鄉,…[詳細] |
中伙鋪鎮 | 2萬人 | 100km2 | 1958年建中伙、高橋2公社,1975年并入南港復置中伙公社,1987年建中伙鋪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府12公里。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2.1萬。京…[詳細] |
官塘驛鎮 | 4.24萬人 | 154km2 | 1951年為官塘鄉,1958年改和平公社,1983年置官塘驛鄉,1987年建官塘驛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府25公里,與 c 咸寧市相鄰,面積154平…[詳細] |
黃蓋湖鎮 | 4312人 | 20.4km2 | 一、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
黃蓋湖農場地處赤壁市西北37公里處,北毗古戰場赤壁鎮,東與車埠鎮接壤。西北與洪湖市隔江相望,南與湖南省臨湘市黃蓋鎮…[詳細] |
余家橋鄉 | 7537人 | 132.6km2 | 赤壁市余家橋鄉地處赤壁市西南,黃蓋湖之濱,分別與車埠鎮、新店鎮、赤壁鎮接壤,與湖南省臨湘縣隔湖相望,是三國赤壁古戰場的一部分。這里古跡眾多,馬蹄春漲、…[詳細] |
蒲紡工業園區 | 1.29萬人 | 3.3km2 | 湖北省赤壁市蒲紡工業園區地處鄂南三國赤壁古城——赤壁市,東毗鄰赤壁市經濟開發區,南靠國家級名勝風景區——陸水湖。北距武漢市132公里,南距岳陽市90公…[詳細] |
羊樓洞茶場 | 5700人 | 35km2 | 羊樓洞茶場位于赤壁市東南部,全場國有面積35平方千米,其中茶園面積10445畝,常住人口5700余人,中共黨員263人,茶場下轄八個分場、三家規模企業…[詳細] |
滄湖生態農業開發區 | 1395人 | 22.5km2 | 赤壁市滄湖生態農業開發區地處赤壁市西南,周邊于赤壁鎮、黃蓋湖、余家橋鄉相鄰,距赤壁市城區31公里,總人口2765人,國土面積22.5平方公里,下轄二個…[詳細] |
地名由來:
赤壁以山得名,因公元208年于其境內爆發了震古爍今的三國赤壁之戰而聞名于世。赤壁山頭有一10余丈高赤紅色的陡壁巖石正臨江面,名曰赤壁山。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冬月,孫劉聯軍在這里借助風勢,運用火攻,大江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造就了著名的以弱勝強“赤壁之戰”。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于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于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 周瑜詳細信息++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魏武帝。 曹操…… 曹操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兩處。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黃岡市境內,因蘇軾《赤壁賦》而得名。武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內。
湖北省赤壁市境內赤壁旅游區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鸞山三山組成。
〖1.1赤壁簡介〗
遺址是由3座小山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鸞山。這3座小山起伏相連蒼翠如海,再加上亭臺樓閣錯落地隱現于其間,景色益顯秀美。其主要景點有赤壁摩崖、拜風臺、鳳雛庵和翼江亭等。這些景點相距不遠,且有小徑相連,極易尋覓。
赤壁山的西南臨江處,巖斜亙300余米,怪石嶙峋,洶涌的江水直撲斷崖,卷起千堆雪,聲如巨雷。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者,自古不絕,故留下眾多書。據說赤壁火攻時,周瑜站在磯頭指揮,忽見沖天火
榮譽排行:
2025年4月,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4年12月,入選2025年湖北省美麗鄉村片區建設縣(市、區)名單。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踐行新質生產力縣域名單公布,赤壁市上榜。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名單公布,赤壁市上榜。
2024年11月,2024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赤壁市位列第49位。
2024年11月,2024全國縣域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百強縣揭曉,赤壁市位列第48名。
2024年9月,入選2024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第100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赤壁市位列492位。
2024年6月,2024年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發展潛力100強發布,赤壁市名列第53位。
歷史沿革:
赤壁市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人類居住繁衍,先后在新店、余家橋、神山等地多處發現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春秋文化遺址。
古屬云夢澤;夏、商、周屬荊州地域;春秋屬楚;秦屬南郡;漢代屬江夏沙羨縣;三國黃武二年(223)孫權置蒲圻縣,建縣初,蒲圻縣所轄范圍較大,包括今嘉魚、蒲圻、崇陽、通城4縣版土,唐天寶元年(742)分置唐年縣(今崇陽、通城);五代吳保大十一年(953)分置嘉魚縣;清嘉慶《湖北通志》載:
區劃: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