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坪鎮 | 隸屬:崇陽縣 |
區劃代碼:421223101 | 代碼前6位:4212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L |
長途區號:0715 | 郵政編碼:437000 |
轄區面積:約15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鳳嶺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鳳嶺”指過去嶺上多山雞,因羽毛美麗,將其比作鳳凰,取吉意之意。…[詳細] |
堰市村 | ~200 | 村莊 | 民國時期屬臺麓鄉臺橋保;1950-1956年屬沙坪區堰市鄉;1956-1958年屬沙坪區臺橋鄉堰市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1961年屬沙坪人民公社臺…[詳細] |
碼頭村 | ~201 | 村莊 | 民國時期屬臺麓鄉臺橋保;1950-1956年屬沙坪區臺橋鄉;1956-1958年屬沙坪區臺橋鄉碼頭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1961年屬沙坪人民公社臺…[詳細] |
進口村 | ~202 | 村莊 | “進口”指大沙坪到進入黃臺橋的第一個路口,古時有過境驛道,設客棧,店鋪,故稱“進口鋪”。…[詳細] |
沙坪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沙坪”指雋水河中的大沙州,古稱“大沙坪”。…[詳細] |
東關村 | ~204 | 村莊 | “東關”指居民點東關街,古時此地為鄂東南關隘,為兵家必爭之地,后形成集市街道。…[詳細] |
楓樹村 | ~205 | 村莊 | 民國時期屬桂口鄉進口保下五牌甲;1949-1956年屬第二區楓樹鄉;1956-1958年屬第二區楓樹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1984年屬沙坪公社楓樹…[詳細] |
泉湖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民國時期屬桂口鄉城下保;1949-1952年屬二區城下鄉;1952-1958年屬沙坪區城下鄉長征合作社;1958-1961年屬泉湖管理區泉湖大隊;19…[詳細] |
古城村 | ~207 | 鎮中心區 | 相吳王與觀音在此地打賭,觀音說:“你能夜筑一城,我則一晚織一雙鞋底。”說罷各自動工。觀音暗算吳王,半夜命雞叫,不料吳王力大無比,擔土能成城,小城巍立,…[詳細] |
廟鋪村 | ~208 | 村莊 | 民國時期屬臺桂口鄉城下保;1949-1952年屬沙坪區桂口鄉;1952-1958年屬沙坪區泉湖鄉廟鋪合作社;1958-1961年屬沙坪區泉湖管理區廟鋪…[詳細] |
黃茆村 | ~209 | 村莊 | “黃茆”指“黃茆橋”,相傳清朝某日“卯”時建造,兩岸均為黃土,長著茅草,故名“黃茆橋”。…[詳細] |
石坳村 | ~210 | 村莊 | “石坳”指地片“石坳井”,得名來源附近一座石山。…[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雋水岸邊大沙洲上得名。
基本介紹:
【沙坪鎮】位于崇陽縣西南部,與湖南臨湘、湖北通城、赤壁接壤。106國道貫穿全境,距縣城30公里,距京廣鐵路赤壁站和107國道50公里,距省城武漢170公里。全鎮國土面積15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180畝,其中水田23663畝。總人口3.3萬人。共轄11個行政村,116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委會,9個居民小組。2000年被市委市0確定為重點鄉鎮和全市黨委系統特色經濟信息直報點;2003年發展速度位居全市“十前”鄉鎮第二位;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3.04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4億元,財政收入2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96元,發展速度位居全市“十前”鄉鎮第四位。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命名沙坪鎮為2018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4年7月,沙坪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屬下故郡里和烏石里的一部分。
清代時期,屬仁義鄉下故郡里城下保。
民國元年(1912年)至1949年,屬臺麓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二區。
1955年9月,屬沙坪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沙坪公社。
1984年,恢復區、鄉建制,屬沙坪區沙坪鎮、泉湖鄉、臺橋鄉。
1987年9月,撤區并鄉,原泉湖鄉和臺橋鄉的5個村并入沙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