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聯棚村 | 隸屬:聯棚鄉 |
區劃代碼:420504201201 | 代碼前6位:42050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解放初期因聯棚村范圍內多數自然村落地名帶有“棚”字,其中有:楊家棚、胡家棚、林家棚、汪家棚、覃家棚、周家棚,于是成立農會時取名為聯棚農會,其后行政區劃變為聯棚鄉,2001年村組合并,聯棚鄉境內,永紅村、先鋒村、東風村合并同取棚戶聯合之意取名為聯棚村。
榮譽排行: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聯棚村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基本介紹:
聯棚村
2001年4月,該村由東風、永紅、先鋒三個村合并為聯棚村,是聯棚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鄉黨政機關所在地。周邊與艾家鎮七里沖村、點軍街辦譚家河村、塘上村,聯棚鄉雙溪村、楠木溪村、文佛山林場交界,土地面積14.55平方公里,下設10個村民小組。2004年底,全村1053戶,3320人,有勞動力1900人,農民人平純收入3270元,主要產業為柑橘、蔬菜、養殖,另有部分商貿、餐飲等行業經營。
聯棚村與楠木溪村、雙溪村、福安村、長嶺村、泉水村、文佛山林場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屬宜昌縣第九區大橋邊區聯棚農會,1953年3月聯棚農會升級為聯棚鄉,鄉以下各自然村改編為初級社,屬宜昌縣第九區大橋邊區聯棚鄉初級社,1955年10月,宜昌縣將聯棚鄉、干棚鄉、梅子鄉、大柏鄉、4小鄉合并為聯棚大鄉,大鄉以下各初級社升為高級社,屬宜昌縣第九區大橋邊區聯棚鄉高級社,1956年5月,宜昌縣小區并大區,屬宜昌縣第六區大橋邊區聯棚鄉,1958年10月,宜昌縣撤區建人民公社,聯棚
周邊相關:
聯棚村附近有宜昌車溪民俗旅游區、青龍峽漂流旅游區、紫陽龍洞、三峽鳴翠谷、點軍袁裕校家庭博物館、磨基山公園等旅游景點,有鄧村綠茶、泉水紅肉蜜柚、車溪翠芽茶、宜昌百合、肥魚、草編等特產,有枝江民間吹打樂、下堡坪民間故事、土家族撒葉兒嗬、宜昌絲竹、興山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