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崔家壩鎮 | 隸屬:恩施市 |
區劃代碼:422801101 | 代碼前6位:42280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轄區面積:約230.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崔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崔壩社區居委會是崔家壩集鎮所在地,地處恩施市東北部,距恩施市區80公里,是崔家壩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318國道橫穿全村9.5公里,境內交通發達,…[詳細] |
香爐壩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香爐壩村位于崔壩鎮正北角,東與崔壩社區相鄰,西與建始縣三里鄉接界,南與本鎮水田壩村接壤,北與建始縣相連。全村國土面積12.63平方公里,共有9個村民小…[詳細] |
水淌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水淌村由原水淌村和馬跑山村合并組建,全村位于崔壩集鎮東南方,中心距離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東邊和南邊與建始花坪鄉窯場村相鄰,全村由原來的22個村民小組…[詳細] |
斑竹園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斑竹園村地處崔家壩鎮腹地,318國道、滬蓉高速公路、“忠武”工程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地理條件優越。全村共轄10各村民小組,人口3744人,勞動力2…[詳細] |
鴉鵲水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鴉鵲水村位于崔家壩鎮西南角,東與茅田坪村相連,南與鋪子房村接界,西與南里渡村相壤,北與斑竹園、大地龍村相接。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1169戶,408…[詳細] |
大地龍村 | ~204 | 村莊 | 崔家壩鎮大地龍村崔家壩鎮西南方向,318國道邊陲由原施家梁子,白果村大地龍村及洋傘壩部分小組合并而成,國土面積16平方公里,轄區8個村民小組727戶2…[詳細] |
滾龍壩村 | ~205 | 村莊 | 滾龍壩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壩鎮內,是以土家大姓向氏家族居住為主的自然小村落,也屬恩施州“民族民間生態文化保護區”之一。
該村坐落在山…[詳細] |
水田壩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水田壩村是崔家壩鎮的一個自然行政村,屬重點貧困村,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854戶,2898人,有355戶貧困戶,1040人。現有耕地3561畝(其中水…[詳細] |
南里渡村 | ~207 | 村莊 | 該地位于318國道崔家壩境內馬水河上,古為施州東北方,是宜昌入施門戶隘口之一,清同治年版《恩施縣志津梁》載“南里渡”又稱南陵渡,在縣東70里向為官渡。…[詳細] |
鋪子房村 | ~208 | 村莊 | 鋪子房是沙地通往崔家壩、建始縣城的唯一大道,光緒年間,劉姓人家在此地建商鋪,服務于當地和過往行人,取名鋪子房,故名。…[詳細] |
茅田坪村 | ~209 | 村莊 | 該地地勢平坦,早期生長茅蠟竹草,取名茅田坪。…[詳細] |
劉家河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該地有條向北走向的河流,水源發源于建始縣花坪鄉隔馬淌村龍洞,流經500米以后,進入恩施市境內。清乾隆年間荊州地區因水災有一劉姓人家遷居此地,稱劉家河,…[詳細] |
地名由來:
崔家壩鎮原名秦家壩,明洪武二年(1369年),山東行武人員崔熙月舉家前來開發,逐漸強盛,遂更名崔家壩。
基本介紹:
崔家壩鎮地處恩施市東北方,集鎮距恩施城區68公里。下轄11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共有人口40137人。國土面積23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877畝,林地面積100117畝。屬恩施市三個建制鎮之一。“318”國道貫穿全境20公里,在建的滬蓉西高速公路經過境內19.7公里,是恩施市重要的邊貿口子鎮。
近年來,該鎮按照“長抓林果,短抓套作,當年狠抓煙牧魔”的思路,建起了以布朗李和板栗為主的萬畝優質高效經濟走廊。常年種植優質白肋煙1萬畝,總產3萬擔,產值過千萬元,是湖北省30個優質煙葉生產鄉鎮之一。常年養殖山羊3.4萬只左右,出欄商品羊1.2萬只以上,銷售胴體羊10.5萬公斤,活羊5.1萬公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崔家壩鎮為2020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恩施縣都亭里。
民國時期,境內設崔家壩鄉與鴉鵲水鄉,屬恩施縣北鄉區轄。
1949年11月,建立鴉鵲區。
1952年8月,鴉鵲區改稱第八區。
1957年1月,為第八區鴉鵲公社。
1961年5月,鴉鵲公社復名為鴉鵲區。
1975年,為鴉鵲公社。
1981年,改為崔家壩公社。
1984年,設一區一鎮。
1985年,鴉鵲區并入崔家壩鎮,定名崔家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