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鄉街社區 | 隸屬:六角亭街道 |
區劃代碼:422801002003 | 代碼前6位:42280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該地地處老城南門外是城鄉結合街區,是東南、西南鄉村的往來達到,故名城鄉街。
基本介紹:
城鄉街社區位于六角亭街道南部,東隔清江河與舞陽壩街道相望,西與書院社區接界,南與譚家壩村接壤,北和解放路社區相連,國土面積0.5平方公里,轄城鄉街、書院橋二個小區,轄區居民2022戶4778人,分為武圣宮、老-、上外貿宿舍、南門橋、城南新村、高橋河路、城南新都、學田巷、書院橋、原藥材、龍麟宮11個網格進行有關工作管理,轄區內有行政事業單位16家,有土家族、漢族、侗族、苗族、回族等民族雜居。
1949年11月恩施解放,恩施縣人民政府成立后,城鄉街(因地處老城南門外,是東南、西南鄉村農民進城的必經之路,故命名為城鄉街)地域隸屬城關區下轄村的一部分;1950年仍稱城鄉街;1953年為
信息來源:恩施市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歷史沿革:
宋代有人居;清至民國時形成街道,稱南門外。
1949年11月恩施縣人民政府成立后,城鄉街隸屬城關區。
1950年稱城鄉街;1953年屬城關鎮六街;1954年民主建政時改屬六街居委會,同年改屬六街街政府;1958年屬萬寶人民公社第二管理區所轄稱六角街政府。
1959年為城關鎮東方紅大隊第六街;1961年為東方紅公社所轄;1966年為城關鎮六街;1968年屬六街革命領導小組;1975年屬施南鎮六街;198
周邊相關:
城鄉街社區附近有騰龍洞、神農溪、恩施大峽谷、恩施地心谷景區、恩施土家女兒城等旅游景點,有宜紅茶、板橋黨參、恩施玉露、來鳳鳳頭姜、利川黃連等特產,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土家擺手舞、咸豐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利川小曲、恩施耍耍等民俗文化。
區劃:湖北省·恩施州·高新區·六角亭街道·城鄉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