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地鄉 | 隸屬:恩施市 |
區劃代碼:422801203 | 代碼前6位:42280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轄區面積:約189.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沙地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沙地社區居委會地處沙地鄉皇城腳下,方圓2.5公里,距離恩施城區76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一年四季明顯,適宜各種植物生長,是人間居住之仙境,是“仙居…[詳細] |
秋木村 | ~200 | 鄉中心區 | 秋木村位于沙地鄉中北部,環繞沙地社區居委會,距離恩施市區76公里,呈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級臺階分布,土地肥沃。含硒量高,事宜發展煙葉、茶葉、板栗、蔬菜…[詳細] |
柳池村 | ~201 | 村莊 | 沙地鄉柳池村位于清江河畔,北緯30度、東京119.4度、距沙地集鎮8公里,距恩施城區65公里,國土面積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屬于低山地區,風…[詳細] |
花被村 | ~202 | 村莊 | 花被村位于沙地鄉的中部,東與楠木接壤,西與秋木相連,北與神堂交界,南與新塘相望,轄28個村民小組,1294戶,4250人,全村黨員104人,村支“兩委…[詳細] |
楠木園村 | ~203 | 村莊 | 楠木園村位于沙地鄉東南部,北與神堂村相連,南臨清江河與紅土新塘相望,東與花被村相連,西邊與落都麥淌村相連。國土面積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68畝…[詳細] |
落都村 | ~204 | 村莊 | 落都村地處恩施市東北部,沙地鄉政府西北面,北與鶴峰口村接壤,南與楠木村相鄰,西連麥淌村,東與建始景陽交界。落都村是沙地鄉最偏遠的村,距鄉政府所在地35…[詳細] |
鶴峰口村 | ~205 | 村莊 | 鶴峰口村位于沙地鄉東南部,距沙地集鎮28公里。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555戶,總人口1874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全年無霜…[詳細] |
麥淌村 | ~206 | 村莊 | 麥淌村位于沙地鄉東部,距恩施市城區約96公里,最高海拔1570米,屬典型高山地區。國土面積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20畝。下轄瓦屋橋、座三溝、趙…[詳細] |
神堂村 | ~207 | 村莊 | 神堂村位于沙地鄉東部,距恩施城區約95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屬典型高山地區。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00畝。下轄陽龍淌、雙埡嶺、烏馬…[詳細] |
黃廣田村 | ~208 | 村莊 | 黃廣田村位于沙地鄉北部,為沙地鄉北大門。距沙地集鎮6公里,距恩施城區70公里,最高海拔1400米,平均海拔900米,屬于高山地區,國土面積22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人民政府駐地周圍的土壤中多含碎石、砂粒得名。
基本介紹:
沙地鄉位于恩施市東北部,地處清江中游北岸,距自治州首府74公里,離“318”國道17公里。全鄉有國土面積18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萬畝。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97個村民小組,9875戶,35480人。
1904年比利時籍傳教士,在沙地建有天主教堂一座(現鄉政府所在地),現保存完好。民族英雄向燮堂在沙地將橫蠻的洋人教士殺死,捍衛了民族尊嚴。目前,該教堂已成為沙地鄉中小學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該鄉境內硫鐵礦、磷礦、銅礦、菊花石、煤和硒礦床等資源儲量豐富,硒產業發展前景良好,是目前“軍神藥業唯一的硒產品基地”。全鄉有發電站2座,年發電量360萬千瓦時,有大小水庫20座,
歷史沿革:
清雍正六年(1728年),始屬恩施縣轄地。
民國時期,屬恩施縣二區。
1952年8月,設立沙地區。
1996年11月,撤區設鄉。
沙地油栗產于恩施市沙地鄉,系恩施市林特局通過品比試驗和生產試驗,從板栗地方種中決選而成的板栗良種。沙地油栗樹冠緊湊,樹勢強壯,樹姿半開張,圓頭形,中果枝,葉大呈倒卵形,葉面有光澤,總苞橢圓形,中等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