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二官寨村 | 隸屬:盛家壩鎮 |
區劃代碼:422801105200 | 代碼前6位:42280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清光緒年間(1875-1908)此處為利川、恩施交界處,有吳、向兩家為邊界糾紛打官司,兩縣各派一名縣官到此斷吳、向兩大姓界址糾紛案,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9月,二官寨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8月,二官寨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2019年12月,二官寨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9年11月,農業農村部推介二官寨村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4年11月,二官寨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二官寨村地處盛家壩鄉西北部,距盛家壩鄉集鎮17公里,共轄5個村民小組,即二官寨、小溪、洞灣、舊鋪和圣孔坪。共有家庭867戶,村民3020人。國土面積3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耕地面積5443畝,旱地3521畝,水田1922畝。二官寨村現有村集體干部5人,農技員1人,有黨員87名。
小溪、舊鋪和洞灣是烏江發源地之一,這里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景色宜人。這里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是“仙居恩施”——“盛家壩古村寨生態走廊”核心區域。
圍繞著鄉黨委、鄉政府積極做好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事務,繼續鞏固小溪的各項建設,開發小溪、舊鋪和洞灣的生態特色旅游圈。大力發展以烤煙為主的支柱產業,
歷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間(1662-1772,1736-1795),康、劉、吳、田、胡、楊、覃、張、周姓人家,因湖南、貴州、江西、湖北荊州等地連年發洪災,遷居此地。
清朝晚期屬恩施縣市郭里八甲。
民國初襲里甲制;民國十六年(1927),屬恩施縣芭蕉區桅桿聯保第十二保(瓦鹽水)、第十三保(舊鋪);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第三南鄉區(芭蕉)盛安鄉第六保(瓦鹽水)、第七保(舊鋪);民國二十九年(1940),撤區
周邊相關:
二官寨村附近有恩施大峽谷、恩施土家女兒城、板橋鹿院坪、恩施土司城、梭布埡石林、楓香坡侗族風情寨等旅游景點,有板橋黨參、恩施玉露、恩施青錢柳、恩施馬鈴薯、恩施紫油厚樸、恩施黑豬肉等特產,有撒爾嗬、恩施儺戲、恩施板凳龍、太陽河民歌、恩施玉露制作技藝、恩施燈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