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藕池鎮 | 隸屬:公安縣 |
區劃代碼:421022106 | 代碼前6位:42102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轄區面積:約9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人民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6年隸屬石首縣藕池鎮,設立人民街居委會。1959年更名為躍進分社。1961年更名人民街居民委員會。1984年隸屬公安縣藕池鎮,設立人民街辦事處。…[詳細] |
民主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新中國成立后,取“人民當家作主”之意修建了民主路,后成立社區沿用此路名。…[詳細] |
酒城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黃山頭曲酒廠座落于此,故命名。1956年隸屬石首縣藕池鎮,設立解放街居民委員會。1959年更名為火箭分社。1961年更名解放街居民委員會。1994年…[詳細] |
楊林寺村 | ~201 | 村莊 | 以古時的一座寺廟名命名。相清朝時期,由楊、林兩姓居民共修寺廟一座,始稱“楊林寺”。…[詳細] |
城鄉村 | ~202 | 村莊 | 以地理位置命名,該地段一直以來緊鄰藕池鎮城區,屬城鄉結合部位,故名。…[詳細] |
太陽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以向太陽一樣光芒萬丈的美好寓意命名。1950年屬石首縣倪家鄉太陽農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閘區倪家人民公社,設立太陽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詳細] |
幸福村 | ~204 | 村莊 | 以寓意人們的生活幸福美滿,故命名。解放前后遷居此地居住的居民以周姓居多,因開設有幾處小賣鋪,始稱“周家鋪”。1950年屬石首縣倪家鄉,成立幸福農場。1…[詳細] |
合新村 | ~205 | 村莊 | 以當地的合新農業社命名。1950年屬石首縣倪家鄉,成立合新農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閘區倪家公社,設立和平大隊。1971至1973年與高場大…[詳細] |
高場村 | ~206 | 村莊 | 歷史上此處曾有一個小港口,有官船、民船停靠于此,在港口停靠處有一外地勢較高的平地,當地人在此建房、開設店鋪做生意,得名“高場”。…[詳細] |
高洪村 | ~207 | 村莊 | 以所鄰兩地間位置地名綜合命名。該地靠近高家場和洪家橋,故名。…[詳細] |
五星村 | ~208 | 村莊 | 以美好愿景命名。源于“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后引申為優秀、出色之意,故名。…[詳細] |
新口村 | ~211 | 村莊 | 由新樂村與新口社區合并形成,兩個村居各取一個字,故命名為新口村。…[詳細] |
積玉口村 | ~212 | 村莊 | 積玉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六合垸村 | ~213 | 村莊 | 該地四面被虎渡河水相圍,民國時期只有六戶人家在此圍堤筑垸而居,始稱“六合垸”。…[詳細] |
鴻毛湖村 | ~214 | 村莊 | 由合峰村與項嶺村合并形成,以水產養殖為主,湖較多,寓意水產養殖業蓬勃發展,故名鴻毛湖村。…[詳細] |
扁擔湖漁場生活區 | ~501 | 村莊 | 扁擔湖漁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藕池鎮以“池多盛產蓮藕”而得名。
基本介紹:
公安縣藕池鎮位于荊江分洪區南端,東瀕藕池河與石首市隔河相望,西臨虎渡河與黃山頭鎮毗鄰,沙岳大道等五條干線公路交匯穿插其境,是湖北省有名的建筑防水工業重鎮、湘鄂兩省的重要交通樞紐。全鎮版圖面積97.2平方公里,人口5.2萬人,耕地面積4.2萬畝,轄13個自然村,1個鎮辦漁場,5個街道居委會。現有中小學12所,衛生院(室)21家,自來水廠2座,110千伏的變電站一個。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真跡傳真全部開通,有線電視臺和無線差轉臺覆蓋全境。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2.4億元,位居公安縣前三名。曾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國家民政部授予""楚天明星鄉鎮""和""中國鄉鎮之星""稱號,2001年9月被省
歷史沿革:
北宋元豐三年(1080)“藕池鎮屬石首一鎮”,后屬石首縣西鄉。
1939年,在此設區,下轄鄉,保。
1942年,共產黨領導的石(首)公(安)華(容)行政委員會在此設過藕池聯鄉政府,下轄5鄉。
建國后,設藕池區,下轄5鄉。
1950年成立藕池鎮人民政府,下設街道委員會。
1958年,成立藕池人民公社。
1961年恢復為鎮,三個分社改名為街道。
1965年從石首縣劃歸公安縣管轄,為縣轄鎮之一。
1975年成立藕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