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漁山村 | 隸屬:鐵爐鄉 |
區劃代碼:422828200208 | 代碼前6位:422828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大隊部、村委會駐地在魚山居民點,故名魚山村。1996年,村委會遷至鄧家垉,此地山下為溇水河的淋溪河河段,林溪河電站位于山腳,水庫興建后,村民可以捕魚,多一項職業就多一項致富門路,將會更加富裕,于是改名為漁山村。
基本介紹:
鐵爐白族鄉漁山村位于鶴峰縣西南邊陲,西南與湖南省桑植縣淋溪河白族鄉隔河相望,北與走馬鎮接壤,東與本鄉唐家村相連,距鐵爐民族集鎮30公里,距縣城156公里。漁山村平均海拔822米,是鶴峰縣最邊遠、最偏僻、最落后的村寨之一。
漁山村轄7個村民小組,160戶,550人。漁山村分前山和后山。前山為1、2、3、4、5組,村委會所在地為3組;后山為6、7組,又名“喬家村”。漁山村版土面積4445.5公頃,耕地面積1041畝,茶園面積300畝。其中水田199畝,旱地842畝。
2012年,漁山村糧食總產量373噸,人均達到678公斤;魚山林地資源豐富,其面積達6萬畝;畜牧業穩步發展,當年牲豬出欄
榮譽排行: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漁山村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歷史沿革:
1941年,民國政府廢細沙坪聯保設鐵爐鄉,下設落桐溪保,駐地唐家埡,屬走馬區鐵爐鄉管轄。
后來保的駐地遷至張家坪(別名魚山),改稱魚山保,屬走馬區鐵爐鄉管轄。
1950年3月改舊制改保為村,魚山保改稱魚山村,屬五區(駐地白果坪)鐵爐鄉管轄。
1951年建立鄉政權,魚山村改稱魚山鄉,屬六區(江口區)管轄。
1953年1月,第六區人民政府改稱第六區公所(駐地江口),屬六區管轄。
1955年12月,調整區劃,第六
周邊相關:
漁山村附近有湘鄂邊蘇區鶴峰革命烈士陵園、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遺址、連升橋、木林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墳園石碑及九峰橋、鶴峰縣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鶴峰茶、鶴峰葛仙米、走馬葛仙米、土家社飯、鶴峰香菇、鶴峰木瓜等特產,有鶴峰宜紅茶制作技藝、鶴峰滿堂音、鶴峰花鼓燈、鶴峰山歌、土家族打溜子(鶴峰圍鼓)、鶴峰柳子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