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淡村 | 隸屬:白馬寺鎮 |
區劃代碼:421024103219 | 代碼前6位:4210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古有兩民垸,一為黃姑垸,一為淡湖垸,合二垸各取一字為黃淡之意。
基本介紹:
白馬寺鎮黃淡村位于白馬寺鎮中心,東鄰新孟村,西鄰陳崗村,南鄰豐河村,北鄰赤岸村,耕地2410畝。黃淡村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現狀: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327戶1409人,外出務工275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兒童1人,其中農村低保戶36戶59人,五保戶2人。
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35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1人,60歲以上老黨員16人,37歲以下年輕黨員8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5人,村民代表7人。
產業發展:現有面積300畝,產值3萬元。
黃淡村與金渡村、桂花社區、譚巷村、赤岸村、同蘭村、荊州村、雙河村、曲垸村、業新村、新口村、中江村、石淵村、白馬社區、長河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朝,屬荊州府江陵縣郝穴口巡檢司。
清朝,屬荊州府江陵縣東南鄉鶴穴汛。
民國時期(1912-1949年),屬江陵縣第五區鶴齡鄉、胡白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屬江陵縣普濟區胡市鄉。
1956年,農業高級合作化時,稱黃淡高級農業合作社,屬普濟指導組赤湖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黃淡大隊,屬郝穴人民公社赤湖管理區。
1959年,屬熊河人民公社赤湖管理區。
1961年,撤社設區,屬熊河區赤湖人民公社。
19
周邊相關:
黃淡村附近有荊江鐵牛、沙崗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早期舊址群、鎮安寺鐵牛、江陵抗戰紀念園、楚紀南故城、江陵寶梵寺等旅游景點,有江陵三湖黃桃、三湖黃桃、千張扣肉、冬瓜鱉裙羹、千張肉、散燴八寶飯等特產,有跳三鼓、鉛錫刻鏤技藝、說鼓子、楚式漆器技藝、跳三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