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濟社區 | 隸屬:普濟鎮 |
區劃代碼:421024105001 | 代碼前6位:4210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據明朝時有一道人來此化緣,用其法衣往空中一拋,鋪地0.032平方千米作建觀基地,道觀建成后,取名鋪衣觀。后由于釋道合流,取梵語“普濟眾生”之意,更名為普濟觀。此觀自建成后香火興旺,香客絡繹不絕,人們擺攤設店,非常繁榮,逐步形成集鎮,人們習慣稱普濟觀。
基本介紹:
普濟社區位于普濟鎮中心,轄4個居民小組,現有居民戶2600戶,人口6254人,現有黨員116人,社區“兩委”班子成員5人,其中女性兩人,兩套班子整體素質高,團結狀況好,戰斗力強。
近年來,在普濟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社區“兩委”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建立了一個社區服務站,一個老年活動中心,一個社區醫務室。
普濟社區與大軍湖村、普濟村、羊子廟村、林口村、西莊湖村、洪淵村、金果寺村、東李村、復興場村、趙家嶺村、楊岔路村、星星村、田家坊村相鄰。
歷史沿革:
據清乾隆《江陵縣志》記載為“普濟觀場”在唐朝初始取名為鋪衣觀,后更名為普濟觀。
民國時期,屬江陵縣第九區,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普濟區公社駐地。
1983年,由普濟鎮更名為普濟人民公社居民委員會,轄三個居民小組。
1984年,更名為普濟區居民委員會。
1987年,更名為普濟鎮居民委員會。
1999年,與田市居民委員會合并為普濟鎮街道居民委員會,并撤銷田市居民委員會(設為居民第四組),轄四個居民小組。
周邊相關:
普濟社區附近有荊江鐵牛、沙崗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早期舊址群、鎮安寺鐵牛、江陵抗戰紀念園、楚紀南故城、江陵寶梵寺等旅游景點,有江陵三湖黃桃、三湖黃桃、千張扣肉、冬瓜鱉裙羹、千張肉、散燴八寶飯等特產,有跳三鼓、鉛錫刻鏤技藝、說鼓子、楚式漆器技藝、跳三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