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扒頭村 | 隸屬:網市鎮 |
區劃代碼:421023115202 | 代碼前6位:4210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永樂八年,金姓始祖應舉公游歷于此,在此建房定居。后來有黃、潭、龍、羅等姓氏居民遷入,逐漸形成居民點。明末,土匪眾多,朝廷官員在此剿匪,將土匪埋半身留頭在外面,且此地有一條河,扒頭河因此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愛衛會命名扒頭村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村(社區)。
基本介紹:
扒頭村是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網市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1023115202,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1023。郵政編碼為43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6 ,車牌號碼為鄂D。扒頭村與三官村、小潭村、高廟村、北口社區、顧廟村、網市社區、建新村、廟三村、鐵廟村、碾橋村、萬佛寺村、鐵嘴村、明蘆村、大潭村相鄰。
歷史沿革:
同治年間屬中總上坊四里;民國時期屬龔北鄉;1950年后,屬三官鄉;1956年為青紅社,屬三官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龔場公社,設立扒頭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龔場區三官公社;1976年撤區并社,屬北口公社;1979年合大公社為龔場公社扒頭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屬龔場區三官鄉,原名稱扒頭、雜壩大隊變更為扒頭村;1987年區、鄉體制改革后,屬北口鄉;2001年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屬網
周邊相關:
扒頭村附近有護國仙山祖師廟、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離湖、柳關烈士陵園、監利縣革命歷史博物館、監利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監利糧酒、監利大米、監利河蟹、監利黃鱔、監利豬、監利荊江鴨等特產,有說鼓子、啰啰咚、鉛錫刻鏤技藝、說鼓子、楚式漆器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