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鑼底村 | 隸屬:茅田鄉 |
區劃代碼:422822201219 | 代碼前6位:42282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鑼底”:有一塊呈45度傾斜的石板,石板上有自然形成的形似銅鑼狀的三個圓形石窩,深度10公分,直徑70公分形似銅鑼底。人們遂以此稱此地為“鑼底”。該石板歷經千百年風雨侵蝕,形狀大小不變。在這石板的東、南、西三面山上又有三根突兀而起的巨型石柱,均高達10米有余,形似鑼錘。石板位于山間峽谷之中,這峽谷上、中、下部分別有三塊緩坪,人們就將其稱為“上鑼底”、“中鑼底”、“下鑼底”。
基本介紹:
鑼底村位于茅田鄉東南面20公里處,海拔約1400米,鑼瓦公路從鑼底村橫穿而過,鑼底村交通十分便利,組組通公路,目前已形成了一條水泥路面的村級循環路。此地依山傍水,氣候宜人,礦產、木材資源豐富,更是發展種植、養殖的好地方。
全村共有五個村民小組,143戶,528口人,共有耕地747畝。全村經濟收入除外出務工收入外主要產業是烤煙,2011年種有烤煙150畝,收入約34萬元。根據鑼底村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來看適合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
鑼底村轄區面積4.28平方公里,528口人,耕地面積1042畝。主導產業為煙葉,種植約面積200畝;集體經濟項目為林場,年度總收入約6萬元。上年度農民人均
歷史沿革:
清朝初期,隸屬四川夔州府建始縣坊廊里;乾隆元年(1736),隸屬湖北布政司施南府建始縣坊廊里里一甲;同治六年(1867),隸屬建始縣北鄉坊廊里一甲。
民國七年(1918),隸屬湖北荊南道建始縣“儉”字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隸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建始縣一區署茅田聯保;民國三十二年(1943),隸屬建始縣茅田區茅田鄉。
1950年廢除保甲制,屬茅田區鑼底鄉,名為鑼底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新
周邊相關:
鑼底村附近有恩施地心谷景區、恩施黃鶴橋野三河、石門河景區、建始朝陽觀、田家壩、景陽峽谷等旅游景點,有景陽雞、建始厚樸、關口葡萄、建始獼猴桃、馬坡茶、建南“霉豆豉”等特產,有喜花鼓、建始絲弦鑼鼓、建始南鄉鑼鼓、建始鬧靈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