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二龍灣村 | 隸屬:三里鄉 |
區劃代碼:422822203222 | 代碼前6位:42282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該灣在很久以前長的盡是茅蠟燭。有一對年輕夫婦,男的叫青龍,女的叫玉龍,從很遠的地方逃荒到這里落了腳。他倆相依為命,起早貪黑,勤扒苦做,開辟了很多塊園田。他倆心地善良,受到近鄰遠鄉人們的尊重,人們紛紛搬到這里來同他倆一起開發這個地方。不到幾年工夫,荒地變成了良田。青龍和玉龍想,要是從哪里引來一股水,使整個灣里都種上稻谷,養上魚鴨,讓人們過上更好的日子就好了。為達成心愿,青龍和玉龍帶上挖鋤,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鉆進了深山老林,好不容易在一個深山溝里發現了一個沁水巖包。他們就日日夜夜地挖十幾天過去了,一天,東方剛打赤,他倆正在拼命挖,突然“砰”的一聲,一股青煙一冒,從巖包鉆出一只老鷹,一翅飛向老高山。而一股清悠悠的泉水從巖包里翻了出來;水越流越大,一直流到遠處,被一山巖擋住便自然消失了。從此,灣中既不澇也不旱,成了魚米之鄉。人們為了永不忘記青龍夫婦的恩德,把他倆居住的地方稱為“二龍灣”。
基本介紹:
二龍灣村轄區面積5.51平方公里,人口1028人,耕地面積1245畝。
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現在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村定補干部3人。村黨組織書記中專學歷、45歲、性別男,系二龍灣村村民;村工作人員平均年工資報酬4800元,3名定補干部全部參加了村干部養老保險。
黨員隊伍建設情況:黨員總數26名,其中婦女黨員3、流動黨員1、無離退休黨員、生活困難黨員3名,初中以下學歷6人,初中學歷9人,高中學歷黨員11人,女性黨員3人,男性黨員23人,35歲以下黨員1人,35-60歲黨員18人,60歲以上黨員7人。
活動陣地建設情況:村辦公用房建筑面積150平方米,活動場所面積150平方米
歷史沿革:
1950年廢除保甲制,隸屬三里區二龍鄉,命名二龍灣村;1958年,屬和平公社管轄,更名為龍豐大隊;1961年恢復區建制,屬三里區二龍公社管轄;文革期間更名為紅專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三里公社管轄,1982年,更名為二龍灣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屬三里區二龍鄉管轄,更名為二龍灣村;1996年撤區建鄉(鎮),屬三里鄉二龍管理區管轄;2011年撤并調整建制,更名為三里鄉二龍灣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二龍灣村附近有恩施地心谷景區、恩施黃鶴橋野三河、石門河景區、建始朝陽觀、田家壩、景陽峽谷等旅游景點,有景陽雞、建始厚樸、關口葡萄、建始獼猴桃、馬坡茶、建南“霉豆豉”等特產,有喜花鼓、建始絲弦鑼鼓、建始南鄉鑼鼓、建始鬧靈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