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船兒島社區 | 隸屬:業州鎮 |
區劃代碼:422822100002 | 代碼前6位:42282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船兒島”:該轄區內的廣潤河南岸,原有一巖壁名獅子灘,廣潤河水至此處后直觸此巖,形成兩股廻流。兩股廻流間的泥沙,流到獅子灘下游約100米處,在河中沉積形成一沙壩,人稱“流泥壩”。又因該沙壩形似一只向上航行的船,位于河中心所以人們又稱此地為“船兒島”。2000年開始開發流泥壩,2003年10月,建成能容納6000人的全國第二個以游船為造型的文化廣場,稱為船兒島文化宣傳中心。2003年將船兒島周邊的區域命名為“船兒島社區”。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船兒島社區被命名為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基本介紹:
船兒島社區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業州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22822100002,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2822。郵政編碼為445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8 ,車牌號碼為鄂Q。船兒島社區與指陽社區、安樂井社區、小埡門社區、柏臘樹社區、杜家壩社區、石鼓門社區、大堰社區、金銀店村、石橋灣村、雀兒籠村、金龍觀村、四方井村、楊柳池村、巖風洞村相鄰。
歷史沿革:
船兒島社區的前身為建始縣城區的一部分,包括老城區的東南街、西街和團結路、船兒島路、建設路南段以及學苑路等地。
北宋初年,古業州改縣,將縣城從今三里鄉槐坦的棉花壩遷至現址,逐步形成了一條街,名縣前街,即現在的東街和西街。
明代縣城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發展,并修筑城墻,南街形成,新馬路始建于民國時期,其余部分大多形成于新中國成立以后。
1959年建始大橋至大禮堂公路建成以后,到1980年形成了茨河以東的街道;
周邊相關:
船兒島社區附近有恩施地心谷景區、恩施黃鶴橋野三河、石門河景區、建始朝陽觀、田家壩、景陽峽谷等旅游景點,有景陽雞、建始厚樸、關口葡萄、建始獼猴桃、馬坡茶、建南“霉豆豉”等特產,有喜花鼓、建始絲弦鑼鼓、建始南鄉鑼鼓、建始鬧靈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