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渡普鎮 | 隸屬:嘉魚縣 |
區劃代碼:421221105 | 代碼前6位:42122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L |
長途區號:0715 | 郵政編碼:437000 |
轄區面積:約1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渡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光緒年間,有李輝山母子來此擺義渡,兼打豆腐為生,人稱此地為豆腐口,取諧音改稱渡普口![詳細] |
蒲圻湖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解放初,屬潘家灣鄉;1956年1月,屬渡普區高潮鄉聯群、新生兩初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屬渡普人民公社高潮管理區聯群大隊;1961年5月,管理區…[詳細] |
楊家咀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解放初期,屬勞動鄉;1955年,屬渡普區勞動鄉創造初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屬渡普人民公社高潮管理區,設立團結大隊、西正大隊、創造大隊;196…[詳細] |
大路鋪村 | ~202 | 村莊 | 解放初,屬咸寧縣灣湖鄉;1952年屬嘉魚縣西湖鄉和高嶺鄉;1956年,屬嘉魚縣先鋒、合心兩初級農業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屬渡普人民公社西湖管理區…[詳細] |
渡普口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渡普口是金水河邊木船擺渡的水碼頭,起初有母子兩人在此賣豆腐兼擺渡,人稱豆腐口。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靜寶嘴一帶鄉紳為渡口募置了古城畈的田29…[詳細] |
東湖村 | ~204 | 村莊 | 以湖泊名稱命名。地處斧頭湖西畔,當地人稱斧頭湖為東湖,故而得名東湖村。…[詳細] |
煙墩村 | ~205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渡普區灣湖鄉;1955年,屬渡普區灣湖鄉煙墩、春光農業合作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屬渡普人民公社西湖管理區,設立紅光大隊和春光大隊;1…[詳細] |
凈堡村 | ~206 | 村莊 | 晉為廣賢鄉靜寶里治所;清康熙四年(1665年)為靜居里治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第三自治區(靜寶);民國15年(1926年)建為靜寶鎮;民國2…[詳細] |
王莊村 | ~207 | 村莊 | 王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光緒年間,有李輝山母子來此擺義渡,兼打豆腐為生,人稱此地為豆腐口,取諧音改稱渡普口。
基本介紹:
渡普鎮始建于清末民初,始稱頭埠口、豆腐口,后因此處水上交通發達,為物資集散地,屬古渡口,取“普渡眾生”之義,而改名為“渡普口”,該鎮是嘉魚縣的工業老鎮,文化名鎮,水產大鎮。鎮屬煙墩為古三國東吳大都魯肅之故里。全鎮版圖面積119平方公里,人口3.4萬人,現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耕地面積44146畝,其中水田28009畝,旱地16137畝,是咸寧市20家重點鄉鎮之一。水域面積廣,水產資源豐富,盛產魚、螃蟹、青蝦、蓮藕等,素有“水產之鄉”的美譽。
渡普鎮平原丘陵各半,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東瀕斧頭湖,西接西涼湖,北臨武漢,金水河象玉帶婉轉鎮區,咸潘公路橫穿而過,水陸交通便利,向西4公里是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渡普鎮被授予2022年湖北省森林城鎮稱號。
2019年12月,渡普鎮被命名為2019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鎮地在金水河上游西岸,春秋屬楚,漢屬沙羨縣,晉屬廣賢鄉靜寶里,以后鄉、里相沿;南唐置嘉魚縣,屬之,鄉里仍舊;明清時期,金水河兩岸仍是蘆葦叢生。
清康熙四年(1665),始有漁民在兩岸居住,建為兩甲,東岸一甲屬靜居里,西岸一甲屬清洪里。
漁民在此按埠設籇,分為頭、二、三、四埠,鎮地在頭埠,稱為“頭埠口”。
光緒十七年(1891)有李輝山母子在此擺渡,兼打豆腐為生,“頭埠口”衍為“豆腐口”,后取普渡眾生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