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坪壩鎮 | 隸屬:京山市 |
區劃代碼:420821105 | 代碼前6位:42082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H |
長途區號:0724 | 郵政編碼:448000 |
轄區面積:約8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75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坪壩社區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坪壩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相這里原叫栗林崗,后來因為修筑城墻,把原來的山崗削平,因此取名為坪壩,故而得名。…[詳細] |
東川村 | ~201 | 村莊 | 東川村位于京山縣坪壩鎮北部,交通便利,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轄區面積6.6平方公里.
人口現狀:轄9個村民小組,454戶,1820人。
村級…[詳細] |
晏店村 | ~218 | 村莊 | 以姓氏命名。晏姓在此處開店,后逐漸形成一個村。…[詳細] |
和平村 | ~219 | 村莊 | 解放初屬宋河區坪壩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屬坪壩公社洞沖大隊;1961年從洞沖大隊分離命名為喻家城大隊;1984年撤大隊改村更名為命名為和平村村民委…[詳細] |
漳河村 | ~220 | 村莊 | 解放初屬宋河區坪壩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為坪壩公社;1984年撤大隊改村;2014年將平橋村、團山村并入漳河村后為漳河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槐樹村 | ~221 | 村莊 | 解放初屬宋河區坪壩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為坪壩公社槐樹大隊;1984年撤大隊改村為槐樹村,2014年5月雙榨村、香山村并入槐樹村后為槐樹村至今。…[詳細] |
坪壩村 | ~222 | 村莊 | 以事件命名。相這里原叫栗林崗,后來因為修筑城墻,把原來的山崗削平,因此取名為坪壩。…[詳細] |
蘇家壟村 | ~223 | 村莊 | 2014年5月1日,羅興村與東岳廟村合并,成立蘇家壟村后為蘇家壟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紅陽村 | ~224 | 村莊 | 2014年5月杉廟村與丁家畈合并為紅陽村后為紅陽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據《京山縣志》(光緒八年版)記載,明朝時就有了坪壩一名。相傳,這里原叫栗林崗,后來因修筑城墻,把原來的山崗削平了,因此取名坪壩,慢慢形成了一個農村集市,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一)區位優勢
坪壩鎮位于京山縣北郊,地處京山、安陸、隨州三縣(市)交界處,東與安陸王義貞鎮相鄰,西與本縣三陽鎮相鄰,南與本縣羅店、宋河相接,是京山東北部的“口子”重鎮,素有“小漢(二)地理優勢
坪壩鎮位于荊門市、孝感市和隨州市交匯處,素有京山北大門之稱,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著名的大洪山余脈,主發源于大洪山南麓的漳河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形成了肥沃的沖擊-原。
坪壩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南距市150公里,東距京廣鐵路63公里,北距孝襄高速公路28公里,西距隨岳高速公路8公里,243省道穿境而過,有縣級公路3條。
(三)資源優勢
坪壩鎮有歷史
榮譽排行:
2013年7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坪壩鎮為2012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洞中洞穴遺址位于京山縣坪壩鎮洞沖村,年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在清末置坪壩團;民國屬第八區;1951年為京山縣第十一區;轄坪壩鄉和晏店鄉;1954年劃歸宋河區,改為坪壩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宋河公社坪壩管理區;1961年社區變動時,屬宋河區,改為坪壩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時,原晏店公社與坪壩公社合并,仍叫坪壩公社;1982年3月坪壩公社改為坪壩區;1987年撤區設鎮,為坪壩鎮。
2018年2月22日,京山撤縣設市,以原京山縣的行政區域為京山市的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