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荊州設,東城街道行政區劃,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東城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東城街道 | 隸屬:荊州區 |
區劃代碼:421003002 | 代碼前6位:42100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轄區面積:約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門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地處荊州古城老南門,故名。1997年成立東門居民委員會。2001年由原三管筆、南門居民委員會合并為南門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迎賓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迎賓路,此為原荊州地委、行署招待所改建的荊州賓館所在地,故名。…[詳細] |
荊東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地處荊州古城內東部,故名。1997年成立荊東居民委員會。2001年更名為荊東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東門社區 | ~004 | 主城區 | 荊州區東城街道辦東門社區居委會,位于荊州古城寅賓樓畔,東鄰古城墻,西至屈原路,南依荊南路,北抵荊東路,轄區面積0.9平方公里。
東門社區居委…[詳細] |
解放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地處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省軍區荊州軍分區附近而取名解放。…[詳細] |
玄妙觀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轄區有著名道觀玄妙觀,故名。玄妙觀始建于唐開元(713~741)年間,元順帝至元五年(1339)曾御賜“九老仙都宮”額。…[詳細] |
安心橋社區 | ~007 | 主城區 | 相傳此地原有張孝子為母親搭建有一座過河的名安心橋的木橋,故名。…[詳細] |
東升社區 | ~008 | 主城區 | 轄區原為東升大隊地域。這里,指期望社區發展如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名。…[詳細] |
草市社區 | ~009 | 主城區 |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稱霸的時候,其它六國的國王都要到郢都朝拜楚王,當時那些諸國的小王都要騎馬到郢都,朝覲楚王,草市這個地方原來都是荒涼的草地,可供…[詳細] |
東橋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因從明、清至民國,均在這里設東關,以征收稅賦,并在近處河上建橋,稱東關橋。1958年曾在此建東橋大隊。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位于荊州古城東部,故名。
基本介紹:
東城街道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8萬人。轄南門、曲江樓、三管筆、東門、關廟、鐘鼓樓、黃金堂、荊東、玄廟觀、天橋、解放、向陽、迎賓、景明觀、九龍橋、多寶庵、安心橋、東升、草市19個居委會和草市1個村委會。0荊州市委員會在境內。
文化旅游:
玄妙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湖北省荊州市中心城區荊北路,小北門內西側,北靠城墻。是荊州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點和游覽勝地。始建于唐開元年間。玄妙觀名稱曾多次變更。公元一○○九年,宋真宗下詔
玉皇閣位于荊州區東城街道辦事處荊北路玄妙觀內。玄妙觀始建于唐貞觀九年(635),原在城西北,元至元五年(1339)遷現址,并賜額九老仙都宮,明正德年間遭火焚,一度改為書院,嘉靖年間復為觀,清
歷史沿革:
1911年荊州設荊南、拱安二鎮。
1940年合并為荊州鎮。
1949年7月成立城關區公所;1952年8月更名為城關鎮,隸屬江陵縣;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
1962年復名城關鎮。
1981年12月22日,根據江陵縣政府江政發[1981]131號文件通知,更名為荊州鎮;東城街道辦事處轄區原是城關鎮、荊州鎮的一部分。
1995年1月20日,根據湖北省民政廳鄂民行批[1995]1號文件通知,撤銷荊州鎮,分設4個街